[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高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压力可视手动负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02529.6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37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崔明;方旭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杨浦区殷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 31280 | 代理人: | 陆叶 |
地址: | 20043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高负压 封闭 引流 技术 压力 可视 手动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高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压力可视手动负压系统,包括负压罐、气压指示器、抽气筒以及导通至引流管的阀门;所述气压指示器的检测端和所述抽气筒的抽气口从所述负压罐的顶盖穿入罐内,所述阀门的出液端连通至罐内;所述抽气筒的一端穿入抽气杆,另一端设尖嘴;所述抽气杆的筒内端设活塞,所述活塞外圈环设用于与筒壁紧密贴靠的弹性密封圈,所述抽气杆杆身与所述抽气筒的一端间隙配合;所述尖嘴内设进气单向阀。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在保证负压产生质量的同时,提供便携的负压吸引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具体是一种应用于高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压力可视手动负压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如老龄化、糖尿病和肥胖症患者的增加,合并慢性复杂创面的患者数量也在与日俱增。虽然在创伤和烧伤治疗上的技术改进已经可以挽救腹部开放型损伤和大面积皮肤缺损的患者的生命,但先进的外科手段和放射手段对恶性肿瘤的治疗也增加了创面的复杂性。
面对这一系列令人望而生畏的创面,医生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寻找创面愈合过程中可以促进细胞增生修复的方法。他们起初将精力放在了生长因子方面,但是总体来说对于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不大。基于Winter提出的潮湿环境促进创面愈合原则,医生采用如泡沫、水凝胶、清洗剂、海藻酸盐、局部抗菌敷料等等方法来促进创面愈合。进入20世纪90年代初期Argenta和Morykwas开始介绍负压创伤治疗技术,并在1997年首次发表相关论文。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原理已经以外科负压创面治疗技术的形式而被公众所认可。
负压的物理机理:地球上的大气对人体产生了气压。宇航员在太空中需要穿加压服才可以生存。在海平面上,1个大气压相当于760毫米汞柱。根据理想的气体定律:PV=nRT,其中P表示气压;V表示体积;n表示气体摩尔分子数;R表示气压常数;T为温度,单位是开尔文摄氏度。因为V、n、R和T都为正数,所以P值也定是正数。从专业角度讲,负压一词使用并不妥当。我们常用表压来测量压力值,表压即大气压和系统压力之差。在真空状态下,所测压力相对低于大气压,所以在文献中称为负压(表压)。在加压的机舱内或在丹佛、科罗拉多等地大气压接近于640mm汞柱即(-125mm汞柱的表压)。很明显在这种压力下创面就不如在海平面压力下愈合的好,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压差是促进创面愈合的关键因素。
负压创面治疗产品现在主要由包括:连接集液瓶和负压源的管路、与创面接触传输负压的泡沫敷料。使用时必须完全封闭创面以维持其在负压状态,否则空气会渗入创面,使创面环境变的干燥。通常情况下,敷料是一种多孔的聚氨酯泡沫物,具有疏水性,在过大流量的负压下会遭到破坏。其他耗材比如纱布,聚乙烯醇海绵和瓦楞聚合物等都可以向创面传输负压并起到引流作用、对创面形成微小变形、由四周向中心牵拉皮肤。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具有以下特征:1、持续的封闭状态。2、持续的高负压。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应用中常见的困难为病人依从性差。主要原因:①需有源高负压,病人活动受限,需较长时间住院治疗。②养老院或居家失能人群无负压源。③小面积慢性创面病人无法忍受长时间行动受限和住院治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封闭式负压引流难以配合病患移动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提供一种应用于高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压力可视手动负压系统,包括负压罐、气压指示器、抽气筒以及导通至引流管的阀门;所述气压指示器的检测端和所述抽气筒的抽气口从所述负压罐的顶盖穿入罐内,所述阀门的出液端连通至罐内;所述抽气筒的一端穿入抽气杆,另一端设尖嘴;所述抽气杆的筒内端设活塞,所述活塞外圈环设用于与筒壁紧密贴靠的弹性密封圈,所述抽气杆杆身与所述抽气筒的一端间隙配合;所述尖嘴内设进气单向阀。
所述的负压罐可以由罐和用于密封封堵罐的顶盖组成。抽气杆杆身与抽气筒之间的间隙形成了出气口,尖嘴的顶部为抽气口。所述抽气筒的一端可以设置为端盖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杨浦区殷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未经上海市杨浦区殷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25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