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喷气增焓的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02721.5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27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梁嘉轩;廖振华;谈振威;刘华栋;江龙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积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13/00 | 分类号: | F25B13/00;F25B41/04;F25B41/06;F25B4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高崇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气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喷气增焓的热泵系统,包括喷气增焓压缩机、四通阀、水力换热器、闪蒸器和室外换热器,所述四通阀的四个接口分别与喷气增焓压缩机的输出端、喷气增焓压缩机的回气端、水力换热器的一端和室外换热器的一端相连,所述闪蒸器的第一管口与室外换热器的另一端相连,所述闪蒸器的第二管口经电子膨胀阀与水力换热器的另一端相连,所述闪蒸器的气液喷出口与喷气增焓压缩机的回气端相连;所述水力换热器通过出水管和回水管分别与用水侧相连;还包括用于监测出水管的出水温度的出水温度检测单元以及用于监测室外环境温度的室外环境温度检测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泵系统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带喷气增焓的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热泵系统中存在以下问题:1)在喷气增焓技术中,闪蒸器对节流部件的节流程度有要求,需要较高的干度减低喷气带液的风险;2)在水温高的时候,如果节流部件的节流程度太大,容易导致压力和排气过高;3)在水温低的时候,如果节流部件的节流程度太小,容易增加喷气带液的风险。
在不带喷气增焓技术的热泵上,可以通过排气温度和环境温度两个温度参数的控制电子膨胀阀,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在一个比较大的范围内变动也不会对压缩机可靠性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在带喷气增焓技术的热泵,电子膨胀阀的开度需要在一个相对较小的范围内变动,从而保证一次节流后的冷媒干度较大,而且通过喷气口回去的冷媒不带液态冷媒。所以,目前应用较多的有通过频率修正加上固定修正系数的方式使电子膨胀阀开度在特定区间只会以小幅度发生变化,保证一次节流冷媒的干度。实际上,在高水温以及压缩机频率变化很小情况下,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太小会导致排气过高和压力过高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喷气增焓的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利用出水温度作为电子膨胀阀开度的调节的修正参数,在高水温适当地使电子膨胀阀开度增大,令热泵系统的压力和排气温度都处于相对可靠的状态,的能力能效也能相应地提升。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带喷气增焓的热泵系统,包括喷气增焓压缩机、四通阀、水力换热器、闪蒸器和室外换热器,所述四通阀的四个接口分别与喷气增焓压缩机的输出端、喷气增焓压缩机的回气端、水力换热器的一端和室外换热器的一端相连,所述闪蒸器的第一管口与室外换热器的另一端相连,所述闪蒸器的第二管口经电子膨胀阀与水力换热器的另一端相连,所述闪蒸器的气液喷出口与喷气增焓压缩机的回气端相连;所述水力换热器通过出水管和回水管分别与用水侧相连;还包括用于监测出水管的出水温度的出水温度检测单元以及用于监测室外环境温度的室外环境温度检测单元。
进一步,还包括有设在室外换热器和闪蒸器的第一管口之间的节流单元,其中,所述节流单元两端分别与室外换热器和闪蒸器的第一管口相连。
进一步,还包括设在四通阀和喷气增焓压缩机之间的气液分离器,其中,所述气液分离器两端分别与四通阀和喷气增焓压缩机相连。
进一步,还包括设在喷气增焓压缩机的输出端处且用于检测获取排气温度Tp的排气温度检测单元。
一种带喷气增焓的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S1.热泵系统在运行时间t1时,实时检测采集喷气增焓压缩机的运行频率F1、出水温度T1、环境温度T4和电子膨胀阀的实际开度P1;
S2.基于当前的环境温度T4选择相应的修正系数a、b、c,并结合运行频率F0和出水温度T1计算确认电子膨胀阀的目标开度P0;
S3.比较实际开度P1与目标开度P0之间的大小,并相应调整电子膨胀阀至目标开度P0;
S4.热泵系统经过前一次调节动作后持续运行时间t3时,检测采集当前的压缩机频率F1、出水温度T1、环境温度T4和电子膨胀阀的实际开度P1,并重复步骤S2和步骤S3以对应调节电子膨胀阀的开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积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积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27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