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极片及锂离子二次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02745.0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55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汪圣龙;蒋中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魔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62 | 分类号: | H01M4/62;H01M50/414;H01M50/449;H01M50/593;H01M50/586;H01M4/13;H01M10/0525;H01M10/058;H01M10/42;B82Y30/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潘俊达;郭宝煊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 二次 电池 | ||
1.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流体、涂覆在所述集流体至少一表面的活性物质层,所述活性物质层的表面涂覆多孔绝缘涂层,所述多孔绝缘涂层包括多巴胺包覆的无机颗粒和第一粘结剂,所述多孔绝缘涂层的表面还涂覆有机涂层,所述有机涂层呈岛状和/或线状分布;所述有机涂层与所述多孔绝缘涂层的涂覆面积比为0.5~0.9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颗粒包括氧化钙、氧化锌、氧化镁、二氧化钛、二氧化硅、二氧化锆、二氧化锡、二氧化铈、三氧化二铝、碳酸钙和钛酸钡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粘结剂包括苯乙烯-丁二烯聚合物、聚偏氟乙烯、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聚丙烯酸酯聚合物、聚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腈、羧甲基纤维素钠、丁二烯-丙烯腈聚合物、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聚丙烯酸-苯乙烯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颗粒的粒径为0.001~20μm,所述无机颗粒与所述第一粘结剂的质量比为1:99~99.9: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绝缘涂层的厚度为0.5~50μm,所述多孔绝缘涂层的孔径为0.001um~10um,所述多孔绝缘涂层的孔隙率为5%~9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涂层包括有机颗粒和第二粘结剂,所述有机颗粒包括聚偏氟乙烯、偏氟乙烯-六氟丙烯聚合物、聚偏二氟乙烯-共六氟丙烯、聚偏二氟乙烯-共三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氧化乙烯、聚环氧乙烷、聚丙烯腈、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酸乙烯酯、聚酰亚胺、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和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粘结剂包括苯乙烯-丁二烯聚合物、聚偏氟乙烯、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腈、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丙烯酸、聚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酸-苯乙烯聚合物和乙酸乙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有机颗粒的粒径为0.001um~10mm,所述有机颗粒与所述第二粘结剂的质量比为1:99~99.9:0.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涂层还包括快离子导体,所述快离子导体包括NASICON型氧化物快离子导体、LiPON型快离子导体和石榴石型快离子导体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涂层呈岛状时,每个岛状的所述有机涂层的面积为0.025μm2~500mm2,所述有机涂层的高度为0.05um~100um;所述有机涂层呈线状时,所述有机涂层的宽度为0.05um~10mm,所述有机涂层的长度为0.5um~50mm,所述有机涂层的高度为0.5um~100um。
8.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片、负极片和电解液,所述正极片或负极片为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极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之间的隔膜,所述隔膜包括基材层和复合于所述基材层至少一表面的功能涂层,所述功能涂层包括类沸石咪唑骨架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魔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魔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274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