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门铰链车身件多工序加工的夹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02805.9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5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王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奥林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8 | 分类号: | B23Q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吴文滨 |
地址: | 20181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铰链 车身 工序 加工 夹持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门铰链车身件多工序加工的夹持装置,包括夹具底座以及设置在夹具底座上的夹持单元,夹持单元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夹具底座上的液压缸、设置在液压缸顶部的压头以及设置在压头与夹具底座之间的零件多点夹持机构,底板沉孔及销孔均外露出零件多点夹持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既能够对门铰链车身件进行多点夹持,保证了夹持的牢固性和定位的准确性,同时还能将底板沉孔及销孔的加工区域同时暴露出来,便于数控加工中心的分别对底板沉孔及销孔进行加工,实现了只需对门铰链车身件进行一次装夹即可完成对底板沉孔及销孔的多工序加工,提高了加工效率,简化了操作,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门铰链车身件多工序加工的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的门铰链是让车门能够自然平滑地旋转开启、关闭的零部件,其车身件为不规则形状,车身件上同时存在多个平面、斜面、弧面,还开设有销孔、沉孔等多个孔,整体结构较为复杂。
对于门铰链车身件的加工,为了在门铰链车身件上加工出销孔和沉孔,往往需要先对车身件进行夹持固定,并露出销孔加工位置,之后在数控加工中心进行销孔的加工;然后再变换车身件的夹持位置,使沉孔加工区域露出来,再在数控加工中心进行沉孔的加工。这种加工方式需要多次变换夹持位置和夹持方式,操作复杂,需要分成多个工序进行分工位加工,并且按照工序排布需要多台设备、多套夹具才能完成加工,对设备、夹具、人员的投入比较高,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用于门铰链车身件多工序加工的夹持装置,只需对门铰链车身件进行一次装夹,即可完成零件钻销孔、铣底板沉孔的加工。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门铰链车身件多工序加工的夹持装置,所述的门铰链车身件包括依次相连的车身件底板、车身件竖板及车身件连接柱,所述的车身件底板上开设有底板沉孔,所述的车身件连接柱上开设有销孔,所述的底板沉孔的中心轴与销孔的中心轴相垂直,所述的夹持装置包括夹具底座以及设置在夹具底座上的夹持单元,所述的夹持单元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夹具底座上的液压缸、设置在液压缸顶部的压头以及设置在压头与夹具底座之间的零件多点夹持机构,所述的底板沉孔及销孔均外露出零件多点夹持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的底板沉孔沿竖直方向开设在车身件底板上,所述的销孔沿水平方向开设在车身件连接柱上。车身件连接柱沿水平方向设置在车身件竖板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的零件多点夹持机构包括设置在夹具底座上并与车身件底板的底面相适配的底面定位块、设置在压头底部并与车身件连接柱的顶部相适配的垫块以及设置在压头底部并与车身件底板的顶部相适配的压紧块,所述的底板沉孔与压紧块错位设置。底面定位块对车身件底板的底面进行支撑和定位,垫块从上向下压在车身件连接柱顶部,压紧块从上向下压在车身件底板顶部,并避开底板沉孔的位置,以从上下方向对零件进行夹持固定。
优选地,所述的压紧块为橡胶块,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能力,以减少对车身件连接柱顶部弧面的破坏。
进一步地,所述的零件多点夹持机构还包括设置在底面定位块上并与车身件竖板一侧相适配的预压紧组件以及设置在压头底部并与车身件竖板另一侧相适配的斜坡压紧组件。预压紧组件和斜坡压紧组件分别从两侧对零件进行夹持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的预压紧组件包括设置在底面定位块上并与底面定位块固定连接的预压紧块、开设在预压紧块侧面的弹簧安装槽、沿水平方向设置在弹簧安装槽内的弹簧以及设置在弹簧端部的压紧件,所述的车身件竖板的侧面设有与压紧件相适配的凸起。在弹簧的弹性作用下,压紧件向外弹出并压紧在车身件竖板侧面的凸起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斜坡压紧组件包括倾斜设置在压头底部的定位柱以及套设在定位柱上的斜坡压紧块,所述的车身件竖板的侧面设有与斜坡压紧块相适配的斜坡。斜坡压紧块斜向下压在斜坡上,与压紧件一起从两侧夹紧车身件竖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奥林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奥林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28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数据智能探测设备辅助增强系统
- 下一篇:一种蒸发源和蒸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