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矩阵式蜂巢状存储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03343.2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65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逢;张雨诺;胡盈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云逢 |
主分类号: | B65D90/02 | 分类号: | B65D90/02;B65D90/0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细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28 | 代理人: | 袁文英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矩阵 蜂巢 存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矩阵式蜂巢状存储井,包括阵列设置的若干个油气存储井,若干个所述油气存储井均设置在地下,若干个所述油气存储井之间形成地面通道;所述油气存储井的内壁包括外而内依次设置的水密隔离层、支撑结构层和内衬层,所述水密隔离层包括外而内依次设置的外层、中间层和内层,所述中间层分别连接所述外层和所述内层,所述外层和所述内层之间形成隔水腔,所述中间层设置在所述隔水腔内,并且所述中间层呈波浪状。相对于传统的地上油罐的存储方式,这种矩阵式蜂巢状存储井可以大规模存储石油、天然气等战略储备物资,并且具有节能、低碳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存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矩阵式蜂巢状存储井。
背景技术
自从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石油就成为了世界上,最重要的物资之一,国家的发展壮大,离不开石油。在国际舞台上,石油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和战略储备物资,一直都受到各国关注。为了保证供应以及应付可能出现的国际形势,石油的存储也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
目前,全球储油库主要包括:1)金属油罐,金属油罐是一种采用钢板材料焊成的容器,目前较为常见的是一种代号叫A3F的平炉沸腾钢,寒冷地区采用的是A3平炉镇静钢,超过10000m3的大容积油罐采用是高强度的低合金钢;2) 非金属油罐,分为土油罐、砖油罐、石砌油罐、钢筋混凝土油罐、玻璃钢油罐等,非金属油罐可减少蒸发损耗,降低火灾危险性,能承受较大的外压,适宜建造地下式或半地下式油罐;3)地上油罐,地上油罐主要是指油罐基础高于或等于相邻区域最低标高的油罐,地上油罐易于建造,便于管理和维修,但蒸发损耗大,火灾危险性较大;4)地下油罐,地下油罐的罐内最高油面液位低于相邻区域的最低标高0.2m,并且地下油罐的覆土厚度不小于0.5m,地下油罐损耗低、低温储存,安全性高、火灾的危险性小。
相比较而言,地下油罐具有相对造价低、施工速度快、占地面积小、环境效果好、装卸速度快、隐蔽性强、经营管理费用低、安全性高、抗轰炸、有利于战时防备等优势。
我国目前有3.4亿辆机动车,每日将会消耗大量石油。
为加强我国石油安全应合理利用地下空间,增加国家的能源安全砝码,以新基建方式增加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即拉动内需,促使资本流动性,同时提振国内经济和相关产业,并以此提升国家能源安全建设,以国家之力规范石油储备,以国家储备为主多种经济体储备为辅,网格化战略布局,使我国战略“油”、“天然气”储备达到一个安全的抗风险范围。
综上所述,我国亟需一种可以大规模存储石油、天然气等战略储备物资,并且具有节能、低碳等优势的矩阵式蜂巢状存储井。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大规模存储石油、天然气等战略储备物资,并且具有节能、低碳等优势的矩阵式蜂巢状存储井。
一种矩阵式蜂巢状存储井,包括阵列设置的若干个油气存储井,若干个所述油气存储井均设置在地下,若干个所述油气存储井之间形成地面通道;
所述油气存储井的内壁包括外而内依次设置的水密隔离层、支撑结构层和内衬层,所述水密隔离层包括外而内依次设置的外层、中间层和内层,所述中间层分别连接所述外层和所述内层,所述外层和所述内层之间形成隔水腔,所述中间层设置在所述隔水腔内,并且所述中间层呈波浪状。
这种矩阵式蜂巢状存储井,通过阵列设置的若干个油气存储井来存储石油、天然气等战略储备物资,油气存储井均设置在地下,通过竖井盾构法盾构挖掘的方式即可完成油气存储井的挖掘,并且设置在地下的油气存储井也省去了温度调节方面的能量支出,油气存储井的内壁包括外而内依次设置的水密隔离层、支撑结构层和内衬层,从而可以实现隔水。
相对于传统的地上油罐的存储方式,这种矩阵式蜂巢状存储井可以大规模存储石油、天然气等战略储备物资,并且具有节能、低碳的优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云逢,未经张云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33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