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并发调用的多套标签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03687.3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2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广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50 | 分类号: | G06F9/50;G06F9/5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晏波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并发 调用 标签 生成 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并发调用的多套标签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本发明通过同时获取多套请求信息,打破了传统方式中单次仅传入单套的申请人信息的局限;通过创建线程闭锁任务,并以多线程的方式将多套请求信息转化为数据源入参信息,提高了系统资源的使用率,避免过多资源竞争;通过使用多套请求信息得到的数据源入参信息调用多套第三方数据源,以基于并行计算技术得到多套标签信息,使得标签平台能够支持一个标签场景调多套数据源,多套数据源可以传不同的入参信息,减少了标签信息的调用次数,从而提高了标签平台的标签信息调用效率,同时也节省了内存空间。此外,本发明还涉及区块链技术,上述多套标签信息可存储在区块链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并发调用的多套标签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大数据已逐步应用到各行各业。在金融科技领域,大数据风控正逐步取代传统的人工经验控制方式,通过运用大数据构建模型的方法对申请人进行风险控制和风险提示。传统的风控规则调用,一般通过将单人信息输入风控标签平台,风控标签平台调用第三方数据源,并产生风控需要的单人信息对应的相关标签,风控决策引擎便可基于相关标签生成风控决策,确定额度或者风险等级等风控指标,为贷款审批提供服务。
但是传统的标签平台只支持单个的申请人信息调用,即只能通过申请人信息,且一次调用只能生成一套标签即申请人的相关标签,生成结果较为单一。若是当前需要获取多套标签来做风控决策,则需要风控标签平台调用多次人员信息以生成多套标签,存在有很大的局限性,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风控业务需求。因此,如何解决传统标签平台单次只能生成单套标签,成为了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并发调用的多套标签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传统标签平台的标签信息调用方式的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并发调用的多套标签生成方法,所述基于并发调用的多套标签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当前传入的一标签生成请求,并根据所述标签生成请求确定请求参数以及信息列表,其中,所述信息列表包括一套或多套请求信息;
在所述信息列表包括多套请求信息时,基于所述请求参数创建线程闭锁任务并确定线程数量,在所述线程闭锁任务中根据所述线程数量以多线程方式将所述信息列表中的多套请求信息转化为数据源入参信息;
基于所述数据源入参信息调用多套第三方数据源,以生成与所述数据源入参信息对应的多套标签信息。
可选地,所述在所述信息列表包括多套请求信息时,基于所述请求参数创建线程闭锁任务并确定线程数量,在所述线程闭锁任务中根据所述线程数量以多线程方式将所述信息列表中的多套请求信息转化为数据源入参信息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信息列表包括多套请求信息时,基于所述请求参数创建线程闭锁任务并确定线程数量;
在所述线程闭锁任务中,创建用于控制最大并发线程数的缓存线程池,其中,所述最大并发线程数小于或等于所述线程数量;
基于所述缓存线程池,以多线程方式将所述信息列表转化为所述数据源入参信息。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缓存线程池,以多线程方式将所述信息列表转化为所述数据源入参信息的步骤包括:
控制所述缓存线程池中的多个并发线程并行执行所述信息列表中各个信息对应的转化任务;
在检测到所述多个并发线程全部执行完成所述转化任务时,基于全部转化结果生成所述数据源入参信息。
可选地,所述信息列表包括多套请求信息,所述接收当前传入的一标签生成请求,并根据所述标签生成请求确定请求参数以及信息列表的步骤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36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