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艺数据挖掘用的模具胚料定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03695.8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22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朱新江;郑强胜;宫奇;曹开銮;庞鹏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鹄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2/22 | 分类号: | B21D22/22;B21D37/10;B21D4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胡定华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艺 数据 挖掘 模具 料定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艺数据挖掘用的模具胚料定位方法,定位方法为在模具上增加胚料定位结构,放置坯料时通过托料板将板件下沉的地方托起定位住坯料,拉伸成型前,通过两侧的上模切口刀块在坯料上切出V字型缺口定住板件,保证坯料在拉伸过程中定位稳定,带有胚料定位结构的模具,包括上模本体,上模本体上设置上模切口刀块,上模切口刀块位于上模本体的深V处,上模切口刀块旁设置胚料定位机构,胚料定位机构包括托料板安装座,托料板安装座上设置气缸耳轴,气缸耳轴上设置气缸,气缸伸缩杆上设置托料板,托料板中段通过轴设置在托料板安装座上端,托料板一端与气缸伸缩杆连接,另一端进行托料,通过气缸带动托料板沿轴转动。设计合理,结构紧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艺数据挖掘用及模具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艺数据挖掘用的模具胚料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进行工艺数据挖掘工作时,针对金属材质的产品,使用模具进行制造,是十分常见的,而金属材质的产品的制造中,对外观设计更加注重动感和流线型,因此金属材质的外观中深V造型等起伏较大的板件也越来越多。而在加工此类产品时,一般多数为自动化生产线,高速度的生产对拉延件的成型稳定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板件在拉伸成型时因为坯料定位不稳而导致的板件面品不稳定也就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工艺数据挖掘用的模具胚料定位方法,通过气缸将托料板拉至水平,将坯料由于重力作用下沉的地方托起,结合普通定位板先粗定位住坯料,然后上模带着上模切口刀块继续下行,上模与压边圈接触压紧坯料的同时,两侧的上模切口刀块在坯料上切出深度2-3mm的V型缺口,接着坯料与凸模接触,开始拉伸成型,由于上模切口刀块卡着坯料的V型缺口,板件就不会随机窜动,达到坯料成型过程中定位准确稳定的目的,拉延产品的质量也就得到了稳定可靠的保证。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艺数据挖掘用的模具胚料定位方法,所述定位方法为在模具上增加胚料定位结构,放置坯料时通过托料板将板件下沉的地方托起定位住坯料,拉伸成型前,通过两侧的上模切口刀块在坯料上切出V字型缺口定住板件,保证坯料在拉伸过程中定位稳定,带有胚料定位结构的模具,包括上模本体,所述上模本体上设置有上模切口刀块,所述上模切口刀块位于上模本体的深V处,所述上模切口刀块旁设置有胚料定位机构,所述胚料定位机构包括托料板安装座,所述托料板安装座上设置有气缸耳轴,所述气缸耳轴上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伸缩杆上设置有托料板,所述托料板中段通过轴设置在托料板安装座上端,所述托料板的一端与气缸的伸缩杆连接,另一端进行托料,通过气缸带动托料板沿轴转动。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轴上设置有轴套,通过轴套对轴进行保护。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托料板安装座底部设置有调节垫板,通过调节垫板对托料板安装座的高度进行调整。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托料板的托料一端上设置有固定电磁铁,通过固定电磁铁在托料的同时对产品进行辅助固定,防止产品晃动,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上模切口刀块旁设置有受力传感器。
所述上模切口刀块安装在上模座,通过螺钉锁附,螺钉前后有调节量,销钉定位。
所述托料板安装座安装在压边圈上,调节垫板安装在托料板安装座下面,可调节托料板定位坯料时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鹄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瑞鹄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36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