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主动脉免阻断式吻合辅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03739.7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3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程兆云;程景龙;胡俊龙;孙俊杰;王燕平;李建朝;葛振伟;王圣;轩继中;刘前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兆云 |
主分类号: | A61B17/11 | 分类号: | A61B17/11 |
代理公司: | 郑州银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58 | 代理人: | 周游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动脉 阻断 吻合 辅助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动脉免阻断式吻合辅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输气管和设置在输气管一端并与其连通的工作气囊,其中工作气囊自主动脉打孔处插入主动脉内;所述工作气囊在充盈状态下,其上侧面紧贴主动脉内膜且工作气囊的上侧面与主动脉内膜交接处位于主动脉孔的圆周外围,以在主动脉孔的圆周处预留缝合位置。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打破常规手术缝合方式即在主动脉非阻断下即可完成主动脉的吻合(缝合),保证了在术中主动脉内血液正常流动,以避免主动脉完全阻断下患者脏器供血不足而损伤、减少手术缝合过程中的血液流失,且更适应于主动脉钙化患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手术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主动脉免阻断式吻合辅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主动脉吻合过程中,现有的操作方式多采用血管阻断钳将主动脉上游及下游阻断,对主动脉打孔后将其在主动脉孔处与桡动脉或目标血管进行缝合,但现有的操作方式下,对于血管钙化患者极易损伤血管或使血管内钙化斑块脱落造成栓塞;但若不对主动脉进行阻断,由于主动脉内血压较大,血液自主动脉孔处大量喷出,影响手术缝合;因而如何在降低对血管损伤的前提下,降低患者体内血液大量流失并对可主动脉进行快速缝合是医护人员较为棘手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主动脉免阻断式吻合辅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打破常规手术缝合方式即在主动脉非阻断下即可完成主动脉的吻合(缝合),保证了在术中主动脉内血液正常流动,以避免主动脉完全阻断下患者脏器供血不足而损伤、减少手术缝合过程中的血液流失,且更适应于主动脉钙化患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主动脉免阻断式吻合辅助装置,包括输气管和设置在输气管一端并与其连通的工作气囊,其中工作气囊自主动脉打孔处插入主动脉内;所述工作气囊在充盈状态下,其上侧面紧贴主动脉内膜且工作气囊的上侧面与主动脉内膜交接处位于主动脉孔的圆周外围,以在主动脉孔的圆周处预留缝合位置。
作为本发明主动脉免阻断式吻合辅助装置的仅一步改进:所述工作气囊包括一体连接的外侧面、内侧面和用于连接外侧面与内侧面的上侧面,其中所述工作气囊充盈状态下,其内侧面向外侧面方向凹陷,上侧面的内径大于主动脉孔的直径;所述输气管贯穿内侧面并通过其上设置的出气孔与工作气囊腔体连通,所述输气管为软质橡胶材质。
作为本发明主动脉免阻断式吻合辅助装置的仅一步改进:所述工作气囊的外侧面、内侧面、上侧面及上侧面与外侧面和内侧面交接段内均可设置弹性片,以保证工作气囊在充盈后形成不同的稳定结构。
作为本发明主动脉免阻断式吻合辅助装置的仅一步改进:所述工作气囊充盈状态下呈碗形结构,其中所上侧面水平设置。
作为本发明主动脉免阻断式吻合辅助装置的仅一步改进:所述输气管垂直于上侧面设置,且所述上侧面以输气管为中心对称设置。
作为本发明主动脉免阻断式吻合辅助装置的仅一步改进:所述工作气囊的上侧面沿主动脉内膜弧形连接内侧面与外侧面。
作为本发明主动脉免阻断式吻合辅助装置的仅一步改进:所述工作气囊充盈状态下非对称设置于输气管上,即所述输气管与内侧面交接点偏离内侧面中心,所述输气管圆周上设置标识,所述标识位于工作气囊偏向输气管的一侧。
作为本发明主动脉免阻断式吻合辅助装置的仅一步改进:所述输气管上还设置有密封气囊,所述密封气囊位于工作气囊上方,所述密封气囊充盈状态下呈倒锥形,且密封气囊内腔与工作气囊在输气管上分别具有输气通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主动脉免阻断式吻合辅助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本装置中工作气囊自主动脉打孔处插入至主动脉内腔;
2)、利用注射器等充气装置通过输气管将工作气囊充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兆云,未经程兆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37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波纹板害虫诱捕器
- 下一篇:一种光量子氢磁芽球玉兰菜鱼共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