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材轧制线及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04348.7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30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方修君;刘路涛;张勉芳;王辉;周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方正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0 | 分类号: | B23P23/00;B23Q3/06;B23Q7/0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周永刚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材 轧制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材轧制线及加工方法。钢材轧制线,包括安装支架、第一加热炉、轧制机、切边冲孔机、第二加热炉、卷耳机、三维移动平台、第一机器人和第二机器人;所述轧制机和所述三维移动平台设置在安装支架上,所述三维移动平台的移动部上设置有夹具,所述第一加热炉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的一侧;所述第一机器人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的尾部与所述第二加热炉之间,所述切边冲孔机布置在所述第一机器人的一侧,所述第二机器人布置在所述卷耳机和所述第二加热炉之间。实现连续化自动轧制钢材,以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能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钢材轧制线及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工程车上使用的导向臂通常采用钢材制成,导向臂在加工过程中,则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处理。具体分为:轧制处理和热处理。其中,在轧制处理过程中,现有技术则通常将钢件经过加热后,通过搬运设备送至冲压设备上进行冲孔,然后,在完成冲孔后,再进入到加热气炉中进行加热,加热至设定温度后,再运输至卷耳机上进行卷耳操作。而由于冲孔和卷耳机分布在不同的区域,因此,需要人工通过搬运车进行搬运,整体效率较低,同时,在搬运至卷耳机的过程中,钢件温度下降较多,则需要耗费更多的热量进行二次加热,导致能耗较大。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提高加工效率并降低能耗的轧制技术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材轧制线及加工方法,实现连续化自动轧制钢材,以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能耗。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材轧制线,包括安装支架、第一加热炉、轧制机、切边冲孔机、第二加热炉、卷耳机、三维移动平台、第一机器人和第二机器人;所述轧制机和所述三维移动平台设置在安装支架上,所述三维移动平台的移动部上设置有夹具,所述第一加热炉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的一侧;所述第一机器人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的尾部与所述第二加热炉之间,所述切边冲孔机布置在所述第一机器人的一侧,所述第二机器人布置在所述卷耳机和所述第二加热炉之间。
进一步的,还包括校直机,所述校直机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的尾部,且所述校直机位于所述轧制机和所述第一机器人之间。
进一步的,还包括上料输送线,所述上料输送线布置在所述安装支架的头部,所述上料输送线用于输送待加工的钢材。
进一步的,还包括冷床;沿所述钢材加工输送方向,所述上料输送线、所述安装支架、所述第一机器、所述第二加热炉、所述第二机器人和所述冷床依次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热炉和所述第二加热炉为电加热炉。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钢材轧制线的加工方法,包括:
步骤1、三维移动平台通过夹具将待加工的钢材放入到第一加热炉中进行加热;
步骤2、第一加热炉将钢材加热到设定温度后,三维移动平台通过夹具将钢材从第一加热炉中取出并放置到轧制机上进行轧制;
步骤3、三维移动平台通过夹具将轧制后的钢材放置到校直机上,通过校直机对钢材进行校直处理;
步骤4、第一机器人将校直处理后的钢材搬运至切边冲孔机中进行切边和冲孔处理;
步骤5、第一机器人将切边和冲孔处理后的钢材放入到第二加热炉中进行加热;
步骤6、第二加热炉将钢材加热到设定温度后,第二机器人将钢材从第二加热炉中取出并放置到卷耳机上进行卷耳处理;
步骤7、第二机器人将卷耳处理后的钢材放置冷床上进行降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方正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方正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43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