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整流桥检测时选择整流桥二极管的装置及整流桥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04708.3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12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白洁;张成成;李文涛;王小龙;冯体艳;时宁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力电器(郑州)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26 | 分类号: | G01R3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赵洋洋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整流 检测 选择 二极管 装置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整流桥检测时选择整流桥二极管的装置及整流桥检测系统,属于整流桥测试技术领域,本申请包括:第一继电器组和第二继电器组,两者各自继电器触点的一端用于与整流桥的管脚形成一一对应连接,以及两者中,一者继电器触点的另一端用于连接第一输出端口,另一者继电器触点的另一端用于连接第二输出端口;驱动模块,用于与两者的各个继电器控制端连接;控制模块,用于同时向驱动模块发送两个控制信号,使得两者各自有一个继电器导通,以形成选中整流桥中对应的一个二极管用于单独测试。通过本申请,有助于满足大批量整流桥测试下的效率需求。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整流桥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整流桥检测时选择整流桥二极管的装置及整流桥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电源电路堪称电子产品的心脏,整流桥在电源电路中起到整流作用,是AC-DC转换中的核心元件。因此,整流桥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于整个电子电路的整体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整流桥通常是由两只或四只整流二极管作桥式连接组成,内部有两只整流二极管的为半桥,四只的则称为全桥。以全桥整流桥为例,如图1所示,图1为全桥整流桥的结构示意图,全桥整流桥外有四个引出端,两只二极管负极的连接点是全桥直流输出端的正极,两只二极管正极的连接点是全桥直流输出端的负极,其余两端为交流电输入端。在全桥整流桥的IQC检验中,需要对全桥整流桥来料测试电性能,由于每个全桥整流桥内部都包含四个二极管,测试时需要对四个二极管分别进行测试。采用人工手动切换管脚测试情况下,在零星数量测试时尚且可以满足要求,但在大多数电子工厂中,对于物料进料检验都是需要大比例抽测甚至全检的,每天测试检验整流桥的数量动辄可以万计,此情况下,采用人工手动切换管脚测试,测试效率就显得非常低下。
发明内容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整流桥检测时选择整流桥二极管的装置及整流桥检测系统,有助于满足大批量整流桥测试下的效率需求。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
本申请提供整流桥检测时选择整流桥二极管的装置,包括:
第一继电器组和第二继电器组,两者各自继电器触点的一端用于与整流桥的管脚形成一一对应连接,以及所述两者中,一者继电器触点的另一端用于连接第一输出端口,另一者继电器触点的另一端用于连接第二输出端口;
驱动模块,用于与所述两者的各个继电器控制端连接;
控制模块,用于同时向所述驱动模块发送两个控制信号,使得所述两者各自有一个继电器导通,以形成选中整流桥中对应的一个二极管用于单独测试。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单片机;以及
多种功能键,用于触发所述单片机执行相应的功能指令,所述功能指令包括:测试启停指令、手自动模式切换指令以及测试速度切换指令,其中,所述测试速度用于指示每次测试一个二极管的测试时长。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如果检测模式为自动测试模式,则当接收到开始测试指令时,确定当前选择的所述测试速度,基于预设的所述第一继电器组和所述第二继电器组各自的继电器导通顺序,根据当前选择的所述测试速度,间隔向所述驱动模块发送两个控制信号,其中,每次发送的两个控制信号能够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组和所述第二继电器组下各自对应顺次的继电器导通。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如果检测模式为手动测试模式,每当接收到一次开始测试指令时,基于预设的所述第一继电器组和所述第二继电器组各自的继电器导通顺序,执行一次向所述驱动模块发送两个所述控制信号,其中,每次发送的两个控制信号能够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组和所述第二继电器组下各自对应顺次的继电器导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力电器(郑州)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格力电器(郑州)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47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