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宽水域大跨度墩台沉降观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04729.5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08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寒冰;汪春桃;李波;刘文豪;刘亚楼;王冬松;徐春明;方新民;凌锋;王慧;许瑞东;王盼;周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5/00 | 分类号: | G01C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朱远枫 |
地址: | 21001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域 跨度 沉降 观测 方法 | ||
1.一种宽水域大跨度墩台沉降观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两个临近墩台上分别设置一个沉降观测点和一个转点,两个转点处于两个沉降观测点连线之间;在第一墩台和第二墩台上均设置第一测站点和第二测站点,所述第一测站点和所述第二测站点均与两个转点通视,每个墩台上的所述第一测站点和第二测站点均位于其所在墩台上的沉降观测点和转点连线之间,所述第一测站点保持前后视距相等;所述第二测站点与其所在墩台上的转点具有设定距离,所述设定距离小于其所在墩台上第一测站点前后视距;
分别在四个测站点布设测量仪器,利用测量仪器采用往返测回方式分别测量两个墩台上沉降观测点和转点获得测量数值,根据测量数值确定每个墩台上沉降观测点和转点的高差和两个转点的高差,所述测量数值需满足预先设定的基辅分划读数差限差和预先设定的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限差;
根据沉降观测点和转点的高差以及两个转点的高差确定往返测高差不符值,所述往返测高差不符值需满足往返测高差不符值限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宽水域大跨度墩台沉降观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往返测高差不符值Δ的表达公式如下:
其中表示往测沉降观测点CJ5和沉降观测点CJ6的高差,表示返测沉降观测点CJ5和沉降观测点CJ6的高差,
h1表示往测测回中在第一墩台上设置的第一测站点测得的该墩台上沉降观测点与该墩台上转点的高差;h2表示往测测回中在第一墩台上设置的第二测站点测得的两个转点的高差;h3表示往测测回中在第二墩台上设置的第二测站点测得的两个转点的高差;h4表示往测测回中在第二墩台上设置的第一测站点测得的该墩台上沉降观测点与该墩台上转点的高差;
h’1表示返测测回中在第二墩台上设置的第一测站点测得的该墩台上沉降观测点与该墩台上转点的高差;h’2表示返测测回中在第二墩台上设置的第二测站点测得的两个转点的高差;h’3表示返测测回中在第一墩台上设置的第二测站点测得的两个转点的高差;h’4表示返测测回中在第一墩台上设置的第一测站点测得的该墩台上沉降观测点与该墩台上转点的高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宽水域大跨度墩台沉降观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设定的基辅分划读数差限差采用100m视线长度时的基辅分划读数差限差0.6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宽水域大跨度墩台沉降观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设定的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限差采用100m视线长度时的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0.8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宽水域大跨度墩台沉降观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测站点与其所处墩台上转点的设定距离为3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宽水域大跨度墩台沉降观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仪器采用NA2精密光学水准仪配合GPM3平板测微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宽水域大跨度墩台沉降观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距离选择3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宽水域大跨度墩台沉降观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点与其所在墩台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472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