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氯废水中氯离子吸附、去除和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05174.6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8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延卫;林长征;冯江涛;李珊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C02F101/1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红霖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氯废 水中 氯离子 吸附 去除 资源 利用 方法 系统 | ||
1.含氯废水中氯离子吸附、去除和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含氯废水的pH调节至酸性后加入羟基化处理的聚吡咯/二氧化钛复合吸附剂或聚苯胺复合纳米二氧化钛吸附剂,聚吡咯/二氧化钛复合吸附剂或聚苯胺复合纳米二氧化钛吸附剂与氯离子结合,得到固液混合料A,将固液混合料A进行固液分离后得到吸附有氯离子的吸附剂;
步骤2,将吸附有氯离子的吸附剂加入到碱液中,吸附有氯离子的吸附剂在碱液中脱附和活化再生处理,得到固液混合料B,将固液混合料B进行固液分离后得到步骤1所述的吸附剂和碱性脱附液,碱性脱附液中含有氯离子;
步骤3,将碱性脱附液进行电化学处理,得到碱液以及HCl溶液和次氯酸钠溶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氯废水中氯离子吸附、去除和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含氯废水为依次通过絮凝法、沉淀法和过滤法去除悬浮颗粒物的废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氯废水中氯离子吸附、去除和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将含氯废水调节后,含氯废水的pH≥2且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氯废水中氯离子吸附、去除和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使用盐酸、硝酸或磷酸调节含氯废水的p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氯废水中氯离子吸附、去除和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得到的吸附剂送至步骤1中使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氯废水中氯离子吸附、去除和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碱液中包括NaOH、KOH、BaOH、Ca(OH)2和NH4OH中的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氯废水中氯离子吸附、去除和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得到的碱液送至步骤2中使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氯废水中氯离子吸附、去除和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在进行电化学处理时,使用离子选择性透过膜分隔碱性脱附液中的阳离子和氯离子,所述的阳离子和氯离子以相反的方向流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氯废水中氯离子吸附、去除和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使用电化学曝气除氯装置进行电化学处理。
10.含氯废水中氯离子吸附、去除和资源化利用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附反应罐、酸储罐、吸附剂存储罐、第一固液分离装置、第二固液分离装置、吸附再生罐、碱液储罐和电化学曝气除氯装置;
所述吸附反应罐的入口分别与酸储罐的出口和吸附剂存储罐的出口相连,吸附反应罐的出口与第一固液分离装置的进口端连接;
所述第一固液分离装置的出口端分别连接有排水管道和脱附再生罐的入口,碱液储罐的出口与脱附再生罐的入口连接,脱附再生罐的出口连接有第二固液分离装置的进口端;
所述第二固液分离装置的出口端分别连接吸附剂存储罐的入口和电化学曝气除氯装置的入口端;电化学曝气除氯装置的出口端分别连接碱液储罐的入口和排水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517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摆动出风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视频特征的推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