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栅结构的二维半导体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05849.7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99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罗小光;徐金鹏;程迎春;甘雪涛;黄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31/0352 | 分类号: | H01L31/0352;H01L31/112;H01L31/1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红霖 |
地址: | 710072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二维 半导体 光电 探测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双栅结构的二维半导体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探测器的结构自下而上分别为:衬底电极层(1)、衬底介电层(2)、第一透明二维介电层(3)、二维半导体层(4)、第二透明二维介电层(6)和透明二维导体层(7);所述衬底电极层(1)作为底栅电极;二维半导体层(4)作为器件工作的载流子沟道,其两端分别连接一个第一金属电极层(5)作为源极和漏极;在透明二维导体层(7)的一端连接第二金属电极层(8)作为顶栅电极;当底栅和顶栅所加电压的极性相反时,在静电场的作用下,二维半导体层(4)中的电子和空穴会分别向上下两个界面聚集,从而在二维半导体层(4)中形成一个垂直的PN同质结;
第一透明二维介电层(3)转移到衬底电极层(1)和衬底介电层(2)的衬底上,二维半导体层(4)定点转移到第一透明二维介电层(3)上作为器件的载流子沟道;第一金属电极层(5)转移到二维半导体层(4)两端作为源极和漏极;二维半导体层(4)上转移第二透明二维介电层(6),覆盖住整个沟道;透明二维导体层(7)转移到第二透明二维介电层(6)上,覆盖整个沟道但不与第一金属电极层(5)接触;转移第二金属电极层(8)至透明二维导体层(7)的一端作为顶栅电极但不覆盖沟道;
所述的第一透明二维介电层(3)、第二透明二维介电层(6)均为氮化硼薄层;所述的透明二维导体层(7)为石墨烯薄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电极层(1)和衬底介电层(2)选用硅/二氧化硅衬底,其中二氧化硅的厚度为280~300纳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透明二维介电层(3)、第二透明二维介电层(6)厚度均为15~30纳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维半导体层(4)是指具有双极性的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维半导体层(4)选自二硒化钨或二碲化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金属电极层(5)和第二金属电极层(8)选自金、银或钯。
7.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双栅结构的二维半导体光电探测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利用机械剥离法得到所需的第一透明二维介电层(3)和第二透明二维介电层(6)、二维半导体层(4)及透明二维导体层(7);
S2.利用干法转移技术,将第一透明二维介电层(3)转移到衬底电极层(1)和衬底介电层(2)的衬底上,将二维半导体层(4)定点转移到第一透明二维介电层(3)上作为器件的沟道;
S3.将两块蒸镀的第一金属电极层(5)转移到二维半导体层(4)两端作为源极和漏极;
S4.在二维半导体层(4)上转移第二透明二维介电层(6),覆盖住整个沟道;
S5.转移透明二维导体层(7)到第二透明二维介电层(6)上,覆盖整个沟道但不与第一金属电极层(5)接触;最后转移第二金属电极层(8)至透明二维导体层(7)的一端作为顶栅电极但不覆盖沟道,得到最终的器件结构;
S6.将上述器件结构放入退火炉中退火,使得层与层之间的接触,最终得到双栅结构的二维半导体光电探测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法转移技术是指:将目标材料转移到PDMS并固定至载玻片上,然后利用二维材料转移平台以及显微镜的对齐功能,将目标材料和目标衬底进行缓慢贴合,辅助加热之后缓慢抬起载玻片,即可将目标材料转移至目标衬底的指定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火的 温度为120~200摄氏度,时间为0.5~2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584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