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U型电力金具机械试验拉伸测试用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06322.6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98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少勇;赵永辰;孟繁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柏乡县供电分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邢台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4 | 分类号: | G01N3/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徐瑞丰;董金国 |
地址: | 054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机械 试验 拉伸 测试 夹具 | ||
本发明属于拉伸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U型电力金具机械试验拉伸测试用夹具,针对现有的U型电力金具机械试验拉伸测试用夹具在进行电力金具夹持时,在操作过程中,夹具处于悬空的状态下,从而导致电力金具处于悬空的状态下,悬空状态下的电力金具的重力存在有水平方向上的重力势能,从而造成拉伸测试结果出现水平方向上的重力影响,造成拉伸测试结果不精确的问题,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滑槽和两个连接框。本发明通过设置有锁板,锁板上等距离开有锯齿槽,各个锯齿槽之间的板体呈现梯形结构,从而在进行电力金具夹持过程中,避免其出现水平面上的旋转,同时,夹持的过程中,不会影响电力金具竖直方向上的调节,方便对电力金具进行更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拉伸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U型电力金具机械试验拉伸测试用夹具。
背景技术
根据GB/T5075-2001国家标准《电力金具名词术语》定义:电力金具,是连接和组合电力系统中的各类装置,起到传递机械负荷、电气负荷及某种防护作用的金属附件,对于U型电力金具机械来说,其在生产过后需要通过拉伸测试装置对其进行拉伸检测,检测时,需要通过夹具对其进行夹持。
现有的U型电力金具机械试验拉伸测试用夹具在进行电力金具夹持时,在操作过程中,夹具处于悬空的状态下,从而导致电力金具处于悬空的状态下,悬空状态下的电力金具的重力存在有水平方向上的重力势能,从而造成拉伸测试结果出现水平方向上的重力影响,造成拉伸测试结果不精确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的U型电力金具机械试验拉伸测试用夹具在进行电力金具夹持时,在操作过程中,夹具处于悬空的状态下,从而导致电力金具处于悬空的状态下,悬空状态下的电力金具的重力存在有水平方向上的重力势能,从而造成拉伸测试结果出现水平方向上的重力影响,造成拉伸测试结果不精确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U型电力金具机械试验拉伸测试用夹具。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U型电力金具机械试验拉伸测试用夹具,包括滑槽和两个连接框,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且两个滑块的顶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的相对一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且两个连接块的相对一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限位环,两个所述限位环的底部外壁均等距离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且位于同一个限位环上的多个连接弹簧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支撑板。
优选地,所述滑槽的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挡板。
优选地,两个所述限位环的顶部外壁均等距离固定连接有一号调节杆,且连接框的顶部外壁和底部外壁均开有通孔,一号调节杆插接于下方的通孔的内壁,连接框位于上方的通孔的内壁插接有二号调节杆。
优选地,所述连接框的内壁等距离固定连接有连接槽,且每个连接槽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两个连接杆,位于同一高度的多个连接杆固定连接于相对应的一号调节杆和二号调节杆的外壁。
优选地,位于一侧的多个所述二号调节杆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锁环。
优选地,所述锁环的外壁等距离开有螺纹孔,且每个螺纹孔的内壁均通过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栓。
优选地,每个所述锁紧螺栓的另一端均通过轴承连接有锁板,且锁板的外壁等距离开有竖直方向上的锯齿槽。
优选地,所述滑槽的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滑杆,且滑杆均为半圆状结构,滑杆与滑块相接触。
本发明中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有支撑架、连接块和支撑板,进行U型电力金具的夹持时,通过支撑板对其底端进行支撑,同时,该装置通过支撑架下方的滑块滑动连接于滑槽的内壁,从而保证其在拉伸测试过程中,电力金具的水平方向不存在重力的分力,避免其影响拉伸测试结果的精确性,提高该夹具的使用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柏乡县供电分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邢台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柏乡县供电分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邢台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63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融合避障功能的无人矿车自动驾驶控制系统
- 下一篇:路面裂纹识别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