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用型计算机自动匹配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06383.2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64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张一;王艳永;纪超;张建伟;李丽丹;杨晓宇;张孝峥;姜哲;林青;林桔秋;倪菊艳;赵玉堂;赵立臻;郭伟;陈晓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B3/56 | 分类号: | H04B3/56;H04B10/80;H03K19/0175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周恒 |
地址: | 10007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用型 计算机 自动 匹配 模块 | ||
1.一种通用型计算机自动匹配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包括:核心处理器、光耦、系统电缆;
所述系统电缆设有N个电平识别接口,根据所接系统的不同,系统电缆的N个电平识别口分别接不同的高、低电平,形成N个识别电平信号;
所述光耦设有多个,分为光耦1、光耦2……光耦N,所述光耦1、光耦2……光耦N分别对应连接系统电缆的N个电平识别接口,接收所述N个识别电平信号;所述N大于等于 2;
所述核心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光耦1、光耦2……光耦N转发的N个识别电平信号,判断所接入的系统,根据不同的系统调用相应的控制模块,从而实现自动匹配;
其中,所述核心处理器的IO脚1、IO脚2……IO脚N分别接光耦1、光耦2……光耦N各自的三极管集电极,用于识别光耦集电极电平状态,根据该状态判断目前连接的系统,根据不同的系统调用相应的控制模块,从而实现自动匹配;
其中,所述光耦1、光耦2……光耦N用于对核心处理器的可编程的IO脚1、IO脚2……IO脚N进行隔离,使之达到核心处理器与识别电平信号的隔离;
其中,所述光耦1、光耦2……光耦N通过二极管正极采集识别电平信号,通过三极管集电极的电平状态将识别电平信号的状态发送给核心处理器;
其中,所述系统电缆包含2个电平识别接口,分为电平识别接口1、电平识别接口2;
所述光耦设有2个,分为光耦1、光耦2;
其中,该2个电平识别接口针对不同的接入系统,可形成四组识别电平信号,其中,每组识别电平信号包含两个识别电平信号;
其中,所述四组识别电平信号分别对应接入的一个系统,由此四组识别电平信号可对应接入的四个系统;
针对系统1,所述四组识别电平信号中第一组识别电平信号为:电平识别接口1输出低电平的识别电平信号,电平识别接口2输出低电平的识别电平信号;
针对系统2,所述四组识别电平信号中第二组识别电平信号为:电平识别接口1输出低电平的识别电平信号,电平识别接口2输出高电平的识别电平信号;
针对系统3,所述四组识别电平信号中第三组识别电平信号为:电平识别接口1输出高电平的识别电平信号,电平识别接口2输出低电平的识别电平信号;
针对系统4,所述四组识别电平信号中第四组识别电平信号为:电平识别接口1输出高电平的识别电平信号,电平识别接口2输出高电平的识别电平信号;
其中,当接入系统为系统1时,所述第一组识别电平信号输入至光耦1、光耦2的二极管正极;光耦1的二极管正极接收到低电平的识别电平信号,转化为光耦1的三极管集电极的低电平状态输出至核心处理器,光耦2的二极管正极接收到低电平的识别电平信号,转化为光耦2的三极管集电极的低电平状态输出至核心处理器;
当接入系统为系统2时,所述第二组识别电平信号输入至光耦1、光耦2的二极管正极;光耦1的二极管正极接收到低电平的识别电平信号,转化为光耦1的三极管集电极的低电平状态输出至核心处理器,光耦2的二极管正极接收到高电平的识别电平信号,转化为光耦2的三极管集电极的高电平状态输出至核心处理器;
当接入系统为系统3时,所述第三组识别电平信号输入至光耦1、光耦2的二极管正极;光耦1的二极管正极接收到高电平的识别电平信号,转化为光耦1的三极管集电极的高电平状态输出至核心处理器,光耦2的二极管正极接收到低电平的识别电平信号,转化为光耦2的三极管集电极的低电平状态输出至核心处理器;
当接入系统为系统4时,所述第四组识别电平信号输入至光耦1、光耦2的二极管正极;光耦1的二极管正极接收到高电平的识别电平信号,转化为光耦1的三极管集电极的高电平状态输出至核心处理器,光耦2的二极管正极接收到高电平的识别电平信号,转化为光耦2的三极管集电极的高电平状态输出至核心处理器;
其中,所述核心处理器接收到来自光耦1、光耦2的三极管集电极的电平状态;根据光耦1、光耦2的三极管集电极的电平状态判断所接系统是系统1、系统2、系统3、系统4;
其中,当核心处理器接收到来自光耦1、光耦2的三极管集电极的电平状态为:光耦1的三极管集电极的电平状态为低电平状态,且光耦2的三极管集电极的电平状态为低电平状态时,所接系统为系统1;
当核心处理器接收到来自光耦1、光耦2的三极管集电极的电平状态为:光耦1的三极管集电极的电平状态为低电平状态,且光耦2的三极管集电极的电平状态为高电平状态时,所接系统为系统2;
当核心处理器接收到来自光耦1、光耦2的三极管集电极的电平状态为:光耦1的三极管集电极的电平状态为高电平状态,且光耦2的三极管集电极的电平状态为低电平状态时,所接系统为系统3;
当核心处理器接收到来自光耦1、光耦2的三极管集电极的电平状态为:光耦1的三极管集电极的电平状态为高电平状态,且光耦2的三极管集电极的电平状态为高电平状态时,所接系统为系统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未经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638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