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飞行数据的民机机组氧气系统渗漏预警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06697.2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14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孙有朝;彭冲;苏思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3/26 | 分类号: | G01M3/2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陆烨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飞行 数据 机组 氧气 系统 渗漏 预警 方法 | ||
1.一种基于飞行数据的民机机组氧气系统渗漏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集民机A的被监测航班的飞行数据;
步骤2:对获取的飞行数据进行预处理,该预处理包括缺失数据补充;
步骤3: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特征值提取,具体提取的特征值包括:飞机位于起飞机场时的机组氧气压力Pd、起飞机场的大气温度Td、进近阶段的机组氧气压力Pa和航路过程中的最低大气温度Tmin;
步骤4:获取n个无渗漏故障的航班的历史飞行数据,执行该n个无渗漏故障的航班的飞机的机型与民机A的机型相同;对该历史飞行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在处理后的数据中提取特征值,并根据提取后的特征值建立机组氧气系统渗漏模型,将步骤3中提取的Pd、Td、Pa和Tmin导入至该模型中,得到被监测航班进近阶段机组氧气压力预测值Ppre-a,从而得到Ppre-a与Pa之间的残差εa;
步骤5:将εa与标准差Sd进行对比,若εa≤2.5Sd,则机组氧气系统正常,并继续对下一个航班进行监测;若2.5Sd<εa<3.5Sd,则转步骤6;若残差εa≥3.5Sd,则向机务维修人员进行告警;所述Sd为将无渗漏故障的航班的历史飞行数据组成的样本导入氧气系统渗漏模型中得到的样本残差的标准差;
步骤6:采集民机A与被监测航班相邻的p个历史航班数据,并利用步骤2中的预处理方法对该数据进行预处理;
步骤7:对步骤6中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特征值提取,具体提取的特征值包括:每个航班的起飞时间Dt、每一个航班中飞机位于起飞机场时的机组氧气压力Pd1、每一个航班的驾驶舱温度Tcoc和每一个航班中起飞机场的大气温度Td1,基于Tcoc和Td1,将飞机位于起飞机场时的机组氧气压力Pd1转化为标准温度下Tstd的机组氧气压力值Pstd;
步骤8:根据Dt和Pstd,利用最小二乘法线性回归拟合,建立民机A机组氧气压力随时间变化的模型,从而获得该飞机的机组氧气压力渗漏率β5;
步骤9:选取h架飞机的连续的N个历史航班飞行数据,且该h架飞机的机组氧气系统均无异常,所述h架飞机均与民机A型号相同;对每一架飞机的每一个航班的飞行数据进行特征提取,从而得到第s架飞机的每一个航班中飞机位于起飞机场时的机组氧气压力Pd-s和每一个航班的起飞时间,将Pd-s转换为标准温度下机组氧气压力值Pstds,根据第s架飞机的每个航班的Pstds和起飞时间,利用最小二乘法,建立第s架飞机的机组氧气压力随时间变化方程,从而获得第s架飞机的机组氧气压力渗漏率β5·s,s=1,2,…h,对h架飞机的机组氧气压力渗漏率求平均值,从而得到机组氧气系统无异常飞机的机组氧气压力渗漏率βstd;
步骤10:根据β5和βstd,确定判断参数α,若α≤5°,则该飞机的机组氧气系统正常,无缓慢渗漏风险;若α>5°,则飞机存在机组氧气缓慢渗漏风险,并向机务维修人员进行告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飞行数据的民机机组氧气系统渗漏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在快速存取记录器中采集民机A的被监测航班的飞行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669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点数据分桶方法、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 下一篇:一种新终止子及其应用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