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隧道结构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06810.7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94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良;张景;刘国庆;陈绍华;陈敬军;朵生君;刘陆拓;张鹏;郭利民;许宇;向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00 | 分类号: | E21D11/00;E21D11/10;E21D11/04;E21F15/00;E21F16/02;E21D11/38;E21D2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开阳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0 | 代理人: | 赵银安 |
地址: | 710043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结构 施工 方法 | ||
本公开提供一种抗震隧道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洞室开挖完成后,于洞壁施做径向锚杆(11)以及环形的外层衬砌(10);S2,在所述外层衬砌(10)内壁铺设防排水层(20);S3,在所述防排水层(20)内施做环形的内层衬砌(40),并使防排水层(20)和所述内层衬砌(40)之间形成填充空间;S4,向所述填充空间内填充填充物,以在所述防排水层(20)和所述内层衬砌(40)之间形成柔性填充层(30)。该施工方法简单易于实施,每个具体的环节均可采用现有的成熟技术实施;所形成的隧道结构的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结构不易损毁,安全性更高,特别是内层衬砌的结构安全性得到显著的提高。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隧道开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结构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隧道在穿越地质板块活跃地带时,常遭遇烈度不等的地震作用,在高烈度地震区的强震作用下,容易造成抗震隧道结构震害,危及抗震隧道结构安全。当隧道位于交通干道或生命线通道时,其自身的结构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隧道多采用复合式衬砌,由初支、防排水层、二次衬砌组成,各层结构之间并无缓冲减震构造,当遇到高烈度强震作用时,隧道结构容易因较大的变形而发生破坏。
因此,如何提高地震区隧道结构的抗震性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隧道结构的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隧道结构稳定性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首先提供了一种隧道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洞室开挖完成后,于洞壁施做径向锚杆以及环形的外层衬砌;
S2,在所述外层衬砌内壁铺设防排水层;
S3,在所述防排水层内施做环形的内层衬砌,并使防排水层和所述内层衬砌之间形成填充空间;
S4,向所述填充空间内填充填充物,以在所述防排水层和所述内层衬砌之间形成填充层。
可选地,所述外层衬砌采用网锚喷工法施工。
可选地,在施做环形的内层衬砌时,在内层衬砌顶部预留填充孔道,向所述填充空间内填充填充物后将所述填充孔道封闭。
可选地,在所述S3之后,以及所述S4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填充空间内均匀地设置多个支撑杆,并使支撑杆的一端支撑在所述内层衬砌上,另一端支撑在所述外层衬砌上;
所述支撑杆的刚度小于所述外层衬砌和所述内层衬砌的刚度。
可选地,对所设置的每个所述支撑杆设置至少一个折弯点或者将每个所述支撑杆设置为圆弧状。
本公开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隧道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洞室开挖完成后,于洞壁施做径向锚杆以及环形的外层衬砌;
S2,在所述外层衬砌内壁铺设防排水层;
S3,在所述防排水层内施做环形的中间衬砌,并使防排水层和所述中间衬砌之间形成第一填充空间;
S4,向所述第一填充空间内填充填充物,以在所述防排水层和所述中间衬砌之间形成第一柔性填充层;
S5,在所述中间衬砌内施做环形的内层衬砌,并使所述中间衬砌和所述内层衬砌之间形成第二填充空间;
S6,向所述第二填充空间内填充填充物,以在所述中间衬砌和所述内层衬砌之间形成第二柔性填充层。
可选地,在所述S3中,所述施做环形的中间衬砌的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68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隧道结构
- 下一篇:生成自动驾驶场景度量参数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