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与桩基相连的拼装式承台板结构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06908.2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15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孙树礼;苏伟;张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14 | 分类号: | E02D27/14;E02D15/04;E01D2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玺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37 | 代理人: | 陈华秀 |
地址: | 10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桩基 相连 拼装 式承台 板结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与桩基相连的拼装式承台板结构及施工方法,涉及桥梁建造技术领域。拼装式承台板结构包括承台板和桩基,承台板包括承台板预制块一和承台板预制块二,承台板预制块一和承台板预制块二上分别设有承台板连接键一和承台板连接键二;承台板预制块一和承台板预制块二间通过浇筑接缝灌注料拼接;承台板预制块一和承台板预制块二上对应桩基位置设有预留孔,桩基顶部设有竖向钢筋和连接板,在桩基顶部铺设拼接缝,吊装承台板,将桩基竖向钢筋和连接板插入对应预留孔中,浇筑后浇混凝土,完成承台板与桩基连接。本承台板拼装速度快施工效率高,与桩基础连接和受力可靠,解决预制承台板间以及与桩基础之间连接问题,实现承台板预制拼装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建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与桩基相连的拼装式承台板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具有施工干扰小、施工速度快、施工质量高等优点,在桥梁结构中应用不断增多;在桥梁各类结构中,拼装式梁部、预制管桩应用较多,近几年,预制拼装桥墩开始在不同工程中推广应用,相比于上述结构,承台板几乎全采用现浇法施工,预制拼装技术发展较为滞后;预制拼装承台板相比于现浇承台,采用分块预制,运输至现场快速连接,避免了现场大量的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工作,施工速度快,与预制管桩、拼装桥墩共同使用,能提升整个桥梁的装配率。
承台板结构需要与下方桩基础进行连接,且往往尺寸较大,采用预制拼装时需要分块预制,再进行拼装,上述连接部位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到整体结构的安全,是结构的关键部位,需要重点研究。因此,研发一种与桩基相连的拼装式承台板结构及施工方法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桩基相连的拼装式承台板结构及施工方法,以实现承台板预制分块之间拼装速度快、施工效率高,与桩基础连接和受力可靠,解决预制承台板之间以及与桩基础之间的连接问题,实现了承台板的预制拼装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与桩基相连的拼装式承台板结构,包括承台板和桩基,所述承台板包括承台板预制块一和承台板预制块二,所述承台板预制块一上设置有承台板连接键一,所述承台板预制块二上设置有承台板连接键二;所述承台板预制块一和所述承台板预制块二之间通过浇筑接缝灌注料进行拼接;所述承台板预制块一和所述承台板预制块二上对应桩基位置设有预留孔,桩基顶部设置有竖向钢筋和连接板,在桩基顶部铺设拼接缝,吊装承台板,将桩基的竖向钢筋和连接板插入对应的预留孔中,再浇筑后浇混凝土,完成承台板与桩基的连接。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承台板预制块一在拼接位置的上方设置有承台板连接键一,所述承台板预制块二在拼接位置的下方设置有承台板连接键二,承台板连接键一伸出所述承台板预制块一的部分与承台板连接键二伸出所述承台板预制块二的部分相互搭接,搭接处通过高强砂浆坐浆料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承台板预制块一和承台板连接键一端面上伸出连接钢筋一,所述承台板预制块二和承台板连接键二端面上伸出连接钢筋二,所述连接钢筋一和所述连接钢筋二相互交错布置,两者相互搭接,所述连接钢筋一与所述连接钢筋二之间绑扎有加强箍筋。
在上述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承台板预制块一和承台板连接键二之间、承台板预制块二和承台板连接键一之间设有接缝灌注料,接缝灌注料对连接钢筋一和连接钢筋二进行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承台板连接键一内预埋有预应力束和波纹管,所述承台板连接键二对应位置预埋有波纹管,两者拼装时将承台板连接键一内的预应力束穿入承台板连接键二内的波纹管中,再张拉预应力进行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69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