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BCD半导体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07698.9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20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乔明;吕怡蕾;梁龙飞;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7/06 | 分类号: | H01L27/06;H01L29/10;H01L21/8249;H01L21/762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敖欢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bcd 半导体器件 | ||
1.一种BCD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成于同一芯片上的高压Split Gate MOS器件(1)、高压NLDMOS器件(2)、高压PLDMOS器件(3)、N-JFET器件(4)、低压NMOS器件(5)、低压PMOS器件(6)、NPN器件(7)、LPNP器件(8)、TVS器件(9)、Diode器件(10)和Zener器件(11),所述各器件之间均采用介质槽隔离;
所述高压Split Gate MOS器件(1):位于包括第一N型埋层(210)、第一类型沟槽(601)、第一类型氧化层(301)以及多晶硅(401)的隔离区内;其中,第一N型埋层(210)位于P型衬底(101)上,第一类型沟槽(601)位于第一N型埋层(210)上方的第一N型漂移区(201)内部并延伸至P型衬底(101),并且第一N型埋层(210)与第一类型沟槽(601)相接形成完全隔离,第一类型氧化层(301)位于第一类型沟槽(601)内部侧壁及底部,多晶硅(401)位于第一类型沟槽(601)中间,第一N型注入区(209)位于所形成的隔离区内部,并且在第一类型沟槽(601)侧旁;所述高压Split Gate MOS器件(1)还包括:有源区,所述有源区内包括若干个相互并联的器件元胞单元,所述器件元胞单元包括位于第一N型埋层(210)上方的第一N型漂移区(201),第一P型阱区(102)位于第一N型漂移区(201)内部上方;所述高压Split Gate MOS器件(1)还包括:由位于第一P型阱区(102)内部上方的第一N+接触区(203)与第一N+接触区(203)上方的金属层(501)组成的源电极、位于第一P型阱区(102)内部上方的第一P+接触区(103)与第一P+接触区(103)上方的金属层(501)组成的体电极以及位于第一类型沟槽(601)侧旁的第一N型注入区(209)与第一N型注入区(209)上方的金属层(501)组成的漏电极,所述第一N+接触区(203)位于第二类型沟槽(602)的两侧,所述第一P+接触区(103)与第一N+接触区(203)边界相切;
所述高压NLDMOS器件(2),位于包括第一N型埋层(210)、第一类型沟槽(601)、第一类型氧化层(301)以及多晶硅(401)的隔离区内;其中,第一N型埋层(210)位于P型衬底(101)上,第一类型沟槽(601)位于第一N型埋层(210)上方的第一N型漂移区(201)内部并延伸至P型衬底(101),并且第一N型埋层(210)与第一类型沟槽(601)相接形成完全隔离,第一类型氧化层(301)位于第一类型沟槽(601)内部侧壁及底部,多晶硅(401)位于第一类型沟槽(601)中间,高压NLDMOS器件(2)还包括:有源区,所述有源区内包括若干个相互并联的器件元胞单元,所述器件元胞单元包括位于第一N型埋层(210)上方的第一N型漂移区(201),所述高压NLDMOS器件(2)还包括:位于第一N型漂移区(201)内部上方的第一P型阱区(102)、位于第一P型阱区(102)上方的第一N型阱区(202)、由位于第一P型阱区(102)内部上方的第一P+接触区(103)和第一P+接触区(103)上方金属层(501)组成的体电极、由位于第一N型阱区(202)内部上方的第二N+接触区(204)和金属层(501)组成的漏电极、由位于第一P型阱区(102)内部上方并且位于第一P+接触区(103)和第二N+接触区(204)之间的第一N+接触区(203)和第一N+接触区(203)上方金属层(501)组成的源电极、位于第一N型漂移区(201)表面的场氧化层(303)、金属层(501)、金属前介质层(304)、第一类型栅氧化层(302)、第二类型栅极多晶硅(404),其中所述第一类型栅氧化层(302)位于第一P型阱区(102)上方且在第一N+接触区(203)和场氧化层(303)之间,所述第二类型栅极多晶硅(404)位于第一类型栅氧化层(302)上方,并且一边与第一类型栅氧化层(302)对齐,另一边界延伸至场氧化层(303)中间部分;
所述高压PLDMOS器件(3),位于包括第一N型埋层(210)、第一类型沟槽(601)、第一类型氧化层(301)以及多晶硅(401)的隔离区内;其中,第一N型埋层(210)位于P型衬底(101)上,第一类型沟槽(601)位于第一N型埋层(210)上方的第一N型漂移区(201)内部并延伸至P型衬底(101),并且第一N型埋层(210)与第一类型沟槽(601)相接形成完全隔离,第一类型氧化层(301)位于第一类型沟槽(601)内部侧壁及底部,多晶硅(401)位于第一类型沟槽(601)中间,高压PLDMOS器件(3)还包括:有源区,所述有源区内包括若干个相互并联的器件元胞单元,所述器件元胞单元包括位于第一N型埋层(210)上方的第一N型漂移区(201),所述高压PLDMOS器件(3)还包括:位于第一N型漂移区(201)内部上方的第一P型阱区(102)、位于第一P型阱区(102)内部上方的第一N型阱区(202)、由位于第一P型阱区(102)内部上方的第二P+接触区(104)和第二P+接触区(104)上方金属层(501)组成的漏电极、由位于第一N型阱区(202)内部上方的第三N+接触区(205)和第三N+接触区(205)上方金属层(501)组成的体电极、由位于第一N型阱区(202)内部上方并且位于第三N+接触区(205)和第二P+接触区(104)之间的第三P+接触区(105)和第三P+接触区(105)上方金属层(501)组成的源电极、位于第一N型漂移区(201)表面的场氧化层(303)、金属层(501)、金属前介质层(304)、第一类型栅氧化层(302)、第二类型栅极多晶硅(404),其中所述第一类型栅氧化层(302)位于第一P型阱区(102)上方且在第三P+接触区(105)和场氧化层(303)之间,所述第二类型栅极多晶硅(404)位于第一类型栅氧化层(302)上方,并且一边与第一类型栅氧化层(302)对齐,另一边界延伸至场氧化层(303)中间部分;
所述N-JFET器件(4),位于包括第一N型埋层(210)、第一类型沟槽(601)、第一类型氧化层(301)以及多晶硅(401)的隔离区内;其中,第一N型埋层(210)位于P型衬底(101)上,第一类型沟槽(601)位于第一N型埋层(210)上方的第一N型漂移区(201)内部并延伸至P型衬底(101),并且第一N型埋层(210)与第一类型沟槽(601)相接形成完全隔离,第一类型氧化层(301)位于第一类型沟槽(601)内部侧壁及底部,多晶硅(401)位于第一类型沟槽(601)中间, N-JFET器件(4)还包括:位于第一N型漂移区(201)内部上方的第一P型阱区(102)、位于第一P型阱区(102)内部上方的第一N型阱区(202)、由位于第一N型阱区(202)内部上方和位于第一P型阱区(102)内部上方的第四P+接触区(106)和第四P+接触区(106)上方金属层(501)组成的栅电极、由位于第四P+接触区(106)左侧的第一N+接触区(203)和第一N+接触区(203)上方金属层(501)组成的源电极、由位于第四P+接触区(106)右侧的第二N+接触区(204)和第二N+接触区(204)上方金属层(501)组成的漏电极;
所述低压NMOS器件(5),位于包括第一N型埋层(210)、第一类型沟槽(601)、第一类型氧化层(301)以及多晶硅(401)的隔离区内;其中,第一N型埋层(210)位于P型衬底(101)上,第一类型沟槽(601)位于第一N型埋层(210)上方的第一N型漂移区(201)内部并延伸至P型衬底(101),并且第一N型埋层(210)与第一类型沟槽(601)相接形成完全隔离,第一类型氧化层(301)位于第一类型沟槽(601)内部侧壁及底部,多晶硅(401)位于第一类型沟槽(601)中间,所述低压NMOS器件(5)还包括:位于第一N型漂移区(201)内部上方的第一P型阱区(102)、由位于第一P型阱区(102)内部上方的第一N+接触区(203)和第一N+接触区(203)上方金属层(501)组成的源电极、由位于第一N+接触区(203)左侧的第一P+接触区(103)和第一P+接触区(103)上方金属层(501)组成的体电极、由位于第一N+接触区(203)右侧的第二N+接触区(204)和第二N+接触区(204)上方金属层(501)组成的漏电极、位于第一P型阱区(102)上表面的第一类型栅氧化层(302)、位于第一类型栅氧化层(302)上方的第二类型栅极多晶硅(404),并且所述第一类型栅氧化层(302)左边界与第一N+接触区(203)右边界相接,所述第一类型栅氧化层(302)右边界与第二N+接触区(204)左边界相接,所述第二类型栅极多晶硅(404)左右边界与第一类型栅氧化层(302)对齐;
所述低压PMOS器件(6),位于包括第一N型埋层(210)、第一类型沟槽(601)、第一类型氧化层(301)以及多晶硅(401)的隔离区内;其中,第一N型埋层(210)位于P型衬底(101)上,第一类型沟槽(601)位于第一N型埋层(210)上方的第一N型漂移区(201)内部并延伸至P型衬底(101),并且第一N型埋层(210)与第一类型沟槽(601)相接形成完全隔离,第一类型氧化层(301)位于第一类型沟槽(601)内部侧壁及底部,多晶硅(401)位于第一类型沟槽(601)中间,所述低压PMOS器件(6)还包括:由位于第一N型漂移区(201)内部上方的第三P+接触区(105)和第三P+接触区(105)上方金属层(501)组成的源电极、由位于第三P+接触区(105)左侧的第二P+接触区(104)和第二P+接触区(104)上方金属层(501)组成的漏电极、由位于第三P+接触区(105)右侧的第三N+接触区(205)和第三N+接触区(205)上方金属层(501)组成的体电极、位于第一N型漂移区(201)上表面的第一类型栅氧化层(302)、位于第一类型栅氧化层(302)上方的第二类型栅极多晶硅(404),并且所述第一类型栅氧化层(302)左边界与第二P+接触区(104)右边界相接,所述第一类型栅氧化层(302)右边界与第三P+接触区(105)左边界相接,所述第二类型栅极多晶硅(404)左右边界与第一类型栅氧化层(302)对齐;
所述NPN器件(7),位于包括第一N型埋层(210)、第一类型沟槽(601)、第一类型氧化层(301)以及多晶硅(401)的隔离区内;其中,第一N型埋层(210)位于P型衬底(101)上,第一类型沟槽(601)位于第一N型埋层(210)上方的第一N型漂移区(201)内部并延伸至P型衬底(101),并且第一N型埋层(210)与第一类型沟槽(601)相接形成完全隔离,第一类型氧化层(301)位于第一类型沟槽(601)内部侧壁及底部,多晶硅(401)位于第一类型沟槽(601)中间,所述NPN器件(7)还包括:位于第一N型漂移区(201)内部上方的第一P型阱区(102)、由位于第一P型阱区(102)内部上方第五N+接触区(207)和第五N+接触区(207)上方金属层(501)组成的发射极、由位于第五N+接触区(207)左侧的第五P+接触区(107)和第五P+接触区(107)上方金属层(501)组成的基极、由位于第一P型阱区(102)右侧的第一N型注入区(209)和第一N型注入区(209)上方金属层(501)组成的集电极;
所述LPNP器件(8),位于包括第一N型埋层(210)、第一类型沟槽(601)、第一类型氧化层(301)以及多晶硅(401)的隔离区内;其中,第一N型埋层(210)位于P型衬底(101)上,第一类型沟槽(601)位于第一N型埋层(210)上方的第一N型漂移区(201)内部并延伸至P型衬底(101),并且第一N型埋层(210)与第一类型沟槽(601)相接形成完全隔离,第一类型氧化层(301)位于第一类型沟槽(601)内部侧壁及底部,多晶硅(401)位于第一类型沟槽(601)中间,所述LPNP器件(8)还包括:由位于第一N型漂移区(201)内部上方的第六P+接触区(108)和第六P+接触区(108)上方金属层(501)组成的发射极、由位于第六P+接触区(108)两侧的第七P+接触区(109)和第七P+接触区(109)上方金属层(501)组成的集电极、由位于第七P+接触区(109)及第六P+接触区(108)右侧的第四N+接触区(206)和第四N+接触区(206)上方金属层(501)组成的基极;
所述TVS器件(9),位于包括第一N型埋层(210)、第一类型沟槽(601)、第一类型氧化层(301)以及多晶硅(401)的隔离区内;其中,第一N型埋层(210)位于P型衬底(101)上,第一类型沟槽(601)位于第一N型埋层(210)上方的第一N型漂移区(201)内部并延伸至P型衬底(101),并且第一N型埋层(210)与第一类型沟槽(601)相接形成完全隔离,第一类型氧化层(301)位于第一类型沟槽(601)内部侧壁及底部,多晶硅(401)位于第一类型沟槽(601)中间,所述TVS器件(9)还包括:位于第一N型漂移区(201)内部上方的第一P型阱区(102)、位于第一P型阱区(102)内部的第一P+注入区(111)、由位于第一P+注入区(111)左上方的第八P+接触区(110)和第八P+接触区(110)上方金属层(501)组成的阳极、由位于第一P+注入区(111)右上方的第六N+接触区(208)和第六N+接触区(208)上方金属层(501)组成的阴极,所述第八P+接触区(110)左边界与第一P+注入区(111)左边界对齐,所述第六N+接触区(208)右边界与第一P+注入区(111)右边界对齐;
所述Diode器件(10),位于包括第一N型埋层(210)、第一类型沟槽(601)、第一类型氧化层(301)以及多晶硅(401)的隔离区内;其中,第一N型埋层(210)位于P型衬底(101)上,第一类型沟槽(601)位于第一N型埋层(210)上方的第一N型漂移区(201)内部并延伸至P型衬底(101),并且第一N型埋层(210)与第一类型沟槽(601)相接形成完全隔离,第一类型氧化层(301)位于第一类型沟槽(601)内部侧壁及底部,多晶硅(401)位于第一类型沟槽(601)中间,所述Diode器件(10)还包括:位于第一N型漂移区(201)内部上方的第一P型阱区(102)、由位于第一P型阱区(102)内部上方的第六N+接触区(208)和第六N+接触区(208)上方金属层(501)组成的阴极、由位于第六N+接触区(208)右侧的第八P+接触区(110)和第八P+接触区(110)上方金属层(501)组成的阳极;
所述Zener器件(11),位于包括第一N型埋层(210)、第一类型沟槽(601)、第一类型氧化层(301)以及多晶硅(401)的隔离区内;其中,第一N型埋层(210)位于P型衬底(101)上,第一类型沟槽(601)位于第一N型埋层(210)上方的第一N型漂移区(201)内部并延伸至P型衬底(101),并且第一N型埋层(210)与第一类型沟槽(601)相接形成完全隔离,第一类型氧化层(301)位于第一类型沟槽(601)内部侧壁及底部,多晶硅(401)位于第一类型沟槽(601)中间,所述Zener器件(11)还包括:位于第一N型漂移区(201)内部上方的第一P型阱区(102)、位于第一P型阱区(102)内部的第一P+注入区(111)、由位于第一P+注入区(111)上方的第六N+接触区(208)和第六N+接触区(208)上方金属层(501)组成的阴极、由位于第六N+接触区(208)右侧的第八P+接触区(110)和第八P+接触区上方金属层(501)组成的阳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769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7-00 由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半导体或其他固态组件组成的器件
H01L27-01 .只包括有在一公共绝缘衬底上形成的无源薄膜或厚膜元件的器件
H01L27-02 .包括有专门适用于整流、振荡、放大或切换的半导体组件并且至少有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包括至少有一个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无源集成电路单元的
H01L27-14 . 包括有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者微粒子辐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控制电能的半导体组件的
H01L27-15 .包括专门适用于光发射并且包括至少有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半导体组件
H01L27-16 .包括含有或不含有不同材料结点的热电元件的;包括有热磁组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