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隧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07919.2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95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良;李宁;李雷;刘国庆;司剑钧;杨木高;郭利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4 | 分类号: | E21D11/14;E21D11/18;E21D11/10;E21D1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开阳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0 | 代理人: | 杨中鹤 |
地址: | 710043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隧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结构。该隧道结构包括支撑结构、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支撑结构连接于隧道壁;支撑结构包括两个钢管支架,两个钢管支架沿隧道纵向分布,钢管支架内填充有混凝土;钢管支架包括主撑架和两个支腿结构,主撑架为拱形,两个支腿结构分别连接于主撑架的两端以支撑主撑架;两个主撑架之间设有多个第一波纹板,第一波纹板与主撑架可拆卸的连接;每纵向相邻的两个支腿结构之间设有多个第二波纹板,第二波纹板与支腿结构可拆卸的连接;初期支护位于二次衬砌和支撑结构之间,钢管支架与初期支护固定连接。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加强对隧道结构的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结构。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隧道施工中,经常需要建造深埋于软岩中的超大型隧道。但这种超大软岩隧道由于埋深过大,围岩应力极高,普通的支护结构已经无法满足对围岩的支撑要求。因此为提高隧道的安全性,必须对现有的隧道结构进行加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结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加强对隧道结构的支撑。
上述隧道结构包括支撑结构、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支撑结构连接于隧道壁;支撑结构包括两个钢管支架,两个钢管支架沿隧道纵向分布,钢管支架内填充有混凝土;钢管支架包括主撑架和两个支腿结构,主撑架为拱形,两个支腿结构分别连接于主撑架的两端以支撑主撑架;两个主撑架之间设有多个第一波纹板,第一波纹板与主撑架可拆卸的连接;每纵向相邻的两个支腿结构之间设有多个第二波纹板,第二波纹板与支腿结构可拆卸的连接;初期支护位于二次衬砌和支撑结构之间,钢管支架与初期支护固定连接。
可选的,支腿结构与主撑架固定连接。
可选的,支腿结构包括第一支腿段,第一支腿段的顶部与主撑架的端部通过第一套管连接,第一支腿段上环形的设有第一限位突起,第一限位突起位于第一套管下方。
可选的,支腿结构还包括第二支腿段,第二支腿段的顶部通过第二套管与第一支腿段的底部连接,第二支腿段上环形的设有第二限位突起,第二限位突起位于第二套管的下方。
可选的,第一波纹板与主撑架螺栓连接。
可选的,第二波纹板与支腿结构螺栓连接。
可选的,两个钢管支架通过多个连接管可拆卸的连接。
可选的,钢管支架中的混凝土的强度大于C50。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钢管支架内填充混凝土,使得钢管支架成为给钢管混凝土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配合钢管支架上的波纹板,形成强有力的支撑结构。支撑结构与初期支护连接,从而增强了支护结构的支撑能力。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支撑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钢管支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隧道结构的建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其中,1、支撑结构;2、钢管支架;3、主撑架;4、支腿结构;5、第一波纹板;6、第二波纹板;7、第一支腿段;8、第一套管;9、第一限位凸起;10、第二支腿段;11、第二套管;12、第二限位凸起;13、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79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