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隧道掌子面前端工作区域降温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07946.X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75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良;刘陆拓;陈绍华;刘国庆;曾艳华;李雷;朵生君;陈敬军;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7/00 | 分类号: | E21F17/00;E21F1/00;E21F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开阳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0 | 代理人: | 杨中鹤 |
地址: | 710043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掌子面 前端 工作 区域 降温 系统 | ||
本公开涉及隧道施工,尤其涉及一种隧道掌子面前端工作区域降温系统。包括用于向工作区域引进新风的进风设备和用于排出工作区域热蒸汽的排风设备,进风设备包括从隧道出口延伸到工作区域的进风管道以及与进风管道连接的第一风机,排风设备包括从工作区域延伸到进风管道出风口后方的排风管道以及与排风管道连接的第二风机。本公开通过设置进风设备向掌子面前端的工作区域内引入新风,同时在工作区域内还设置排风设备,排风设备可以用于将由热水蒸发出的热蒸汽进行吸收并排放,从而有效起到降温效果。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隧道施工,尤其涉及一种隧道掌子面前端工作区域降温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部分隧道开挖过程中,部分线路隧道掌子面附近受到地热影响会导致隧道内部环境温度较高,且掌子面不断会有高温热水涌出并产生较多的热蒸汽,这样会对施工设备造成较大的影响,同时也使得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更加恶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隧道掌子面前端工作区域降温系统。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隧道掌子面前端工作区域降温系统,包括用于向工作区域引进新风的进风设备和用于排出工作区域热蒸汽的排风设备,进风设备包括从隧道出口延伸到工作区域的进风管道以及与进风管道连接的第一风机,排风设备包括从工作区域延伸到进风管道出风口后方的排风管道以及与排风管道连接的第二风机。
可选的,进风管道的尺寸大于排风管道的尺寸。
可选的,工作区域覆盖有用于收集热蒸汽的罩体,罩体的内部与排风管道的进风口相连通,罩体位于进风管道出风口的下方。
可选的,排风设备还包括行走部,第二风机、排风管道均设置在行走部上,行走部上还设有用于支撑罩体的支架。
可选的,罩体与掌子面之间留有间隙,罩体的顶端设有导风部,导风部用于将由进风管道出风口送出的新风向缝隙内引导。
可选的,罩体远离掌子面一端的下方设有挡风部。
可选的,排风管道的表面设有第一隔热层。
可选的,隧道内设有热水收集井以及与热水收集井连接的排水管道。
可选的,排水管道表面设有第二隔热层。
可选的,进风管道和隧道内壁的表面设有第三隔热层。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公开通过设置进风设备向掌子面前端的工作区域内引入新风,同时在工作区域内还设置排风设备,排风设备可以用于将由热水蒸发出的热蒸汽进行吸收并排放,从而有效起到降温效果;由于隧道的特殊性,隧道内存在较多热蒸汽,因此设置排风设备填补了现有技术中仅仅利用单一的进风设备对空气采取冲淡和挤压处理的空缺,且通过设置排风设备,直接作用于热蒸汽,避免了新风与热蒸汽混合这一步骤,从而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提高了对工作区域的降温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进风管道;2、排风管道;3、罩体;4、导风部;5、挡风部;6、热水收集井;7、排水管道;8、工作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79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换气面罩
- 下一篇:一种稳固的异形机械配件夹持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