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湿疹的冬虫夏草中药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08076.8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1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熊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北兄弟药业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04 | 分类号: | A61K36/804;A61P17/00;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优赛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61 | 代理人: | 姜芬 |
地址: | 中国香港湾仔骆克道1*** | 国省代码: | 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湿疹 冬虫夏草 中药 组合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湿疹的冬虫夏草中药组合物,具体是由包括冬虫夏草、蝉蜕、当归、熟地黄、茯苓、防风、荆芥的原料制备而成的。本发明所述的冬虫夏草中药组合物从根本上对湿疹进行了治疗,起效快,作用明显,不复发。本发明还涉及了该中药组合物在治疗湿疹中的药物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领域,主要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具体是一种冬虫夏草的组合物,用于湿疹的治疗。
背景技术
湿疹病因复杂,常为内外因相互作用结果。内因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紧张、失眠、过度疲劳、情绪变化、内分泌失调、感染、新陈代谢障碍等,外因如生活环境、气候变化、食物等均可影响湿疹的发生。外界刺激如日光、寒冷、干燥、炎热、热水烫洗以及各种动物皮毛、植物、化妆品、肥皂、人造纤维等均可诱发。是复杂的内外因子引起的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
按皮损表现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期。(1)急性湿疹皮损初为多数密集的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基底潮红,逐渐融合成片,由于搔抓,丘疹、丘疱疹或水疱顶端抓破后呈明显的点状渗出及小糜烂面,边缘不清。如继发感染,炎症更明显,可形成脓疱、脓痂、毛囊炎、疖等。自觉剧烈瘙痒。好发于头面、耳后、四肢远端、阴囊、肛周等,多对称发布。(2)亚急性湿疹急性湿疹炎症减轻后,皮损以小丘疹、结痂和鳞屑为主,仅见少量丘疱疹及糜烂。仍有剧烈瘙痒。(3)慢性湿疹常因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不愈而转为慢性湿疹;也可开始即为慢性湿疹。表现为患处皮肤增厚、浸润,棕红色或色素沉着,表面粗糙,覆鳞屑,或因抓破而结痂。自觉瘙痒剧烈。常见于小腿、手、足、肘窝、腘窝、外阴、肛门等处。病程不定,易复发,经久不愈。
根据皮损累及的范围,分为局限性湿疹和泛发性湿疹两大类。(1)局限性湿疹仅发生在特定部位,即可以部位命名,如手部湿疹、女阴湿疹、阴囊湿疹、耳部湿疹、乳房湿疹、肛周湿疹、小腿湿疹等。(2)泛发性湿疹皮损多,泛发或散发于全身多个部位。如钱币性湿疹、自身敏感性湿疹、乏脂性湿疹。
目前已有一些效果不错的用于湿疹治疗的药物,但是湿疹有反复复发的特点,而多数快速起效的药物中都加入了一些抗敏化学药,或加入一些皮质激素类物,现有技术缺乏从根本解决问题,并快速起效的中药制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人从湿疹的源头进行了研究,根据中药理论,提出了新的药物组合物,用于湿疹的治疗。
具体的,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包括冬虫夏草、蝉蜕、当归、熟地黄、茯苓、防风、荆芥的原料制备而成。
在本发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一些实施例中,其由包括冬虫夏草50-70份、蝉蜕30-40份、当归30-40份、熟地黄20-30份、茯苓20-30份、防风5-15份、荆芥5-15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在本发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一些实施例中,其由包括冬虫夏草50-60份、蝉蜕30-40份、当归30-40份、熟地黄20-30份、茯苓20-30份、防风8-10份、荆芥8-10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在本发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一些实施例中,其由包括冬虫夏草50份、蝉蜕40份、当归40份、熟地黄30份、茯苓30份、防风10份、荆芥10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在本发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一些实施例中,其由包括冬虫夏草60份、蝉蜕30份、当归30份、熟地黄20份、茯苓20份、防风8份、荆芥8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在本发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一些实施例中,其是将冬虫夏草、蝉蜕、当归、熟地黄、茯苓、防风、荆芥加入乙醇水溶液进行提取而制备得到。
在本发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提取的温度为60-90℃。
在本发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提取的温度为80-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北兄弟药业投资有限公司,未经南北兄弟药业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80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