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对苯二酚污水的处理及资源回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08157.8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42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艳;王祥传;于连友;王杰;房立彬;李在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博农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7C37/86;C07C37/82;C07C37/70;C07C37/84;C07C37/68;C07C39/08;C02F101/34;C02F103/36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赵斌;苗峻 |
地址: | 2565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苯二酚 污水 处理 资源 回收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对苯二酚污水的处理及资源回收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污水中加入聚丙烯酰胺絮凝剂和脱色絮凝剂,絮凝沉淀过滤;滤液调节pH,加入再加聚丙烯酰胺絮凝剂沉淀、活性炭脱色后进行过滤,滤液调节pH后,加入抗氧剂,浓缩出水,得到对苯二酚母液,然后进行降温,冷盐结晶,过滤得到对苯二酚产品,滤液中仍含有少量的对苯二酚,与对苯二酚母液混合套用至下批次。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处理含对苯二酚污水,有机物量大大降低,回收的对苯二酚产品含量较高,单程回收率在75%左右,原水色度,提高蒸发效率,经处理后的水回收对苯二酚产品,蒸出水对生化无冲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对苯二酚污水的处理及资源回收的方法。
背景技术
对苯二酚是一种昂贵的有机化工原料,被广泛应用与农药合成、医药、染料等行业,被用做阻燃剂和抗氧化剂。同时在使用中过量的对苯二酚溶解在水中,形成有毒的含酚污水,含酚污水是工业污水之一,来源广泛,苯酚和其衍生物属于芳香族化合物,是一种原生质毒物,对生物体具有毒害作用,而且很难被降解。对生化系统造成冲击,同时也会污染饮用水水源,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含酚污水在我国的水污染控制中已被列为急需重点解决的有害污水之一。精喹禾灵生产污水,含有较多的对苯二酚,具有产生量大,原水有机物含量高,色度深,体系粘稠的特点,是制约精喹禾灵生产的关键点,急需无害化的处理。
目前含对苯二酚污水的处理主要是通过蒸发出含对苯二酚的固废,浪费了宝贵的酚资源,杨艳等人利用对苯二酚在乙酸乙酯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这一特性,通过乙酸乙酯萃取水中对苯二酚再进行蒸馏操作,蒸出乙酸乙酯作为下次萃取再利用,产品降温结晶获得,该方法回收对苯二酚收率34.1%,收率较低且还有大量对苯二酚未被回收,浪费资源同时造成后续的水处理困难。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对苯二酚污水的处理及资源回收的方法,通过该方法处理精喹禾灵生产过程中的污水,有机物量大大降低,回收的对苯二酚产品含量较高,单程回收率在75%左右,通过絮凝处理后的滤液,提高了MVR蒸发效率,蒸出水对生化无冲击。
本发明所解决的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含对苯二酚污水的处理及资源回收的方法,具体步骤依次如下:
(1)污水先通过预处理加入聚丙烯酰胺絮凝剂与脱色絮凝剂,搅拌均匀,充分絮凝沉淀,过滤出絮状物;
(2)步骤(1)的滤液用盐酸调节pH=1-3,产生絮状物后,加入聚丙烯酰胺絮凝剂沉淀,再加入活性炭进行脱色处理,进行过滤;
(3)步骤(2)的滤液经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至滤液为pH=5-6后,加入抗氧化剂亚硫酸氢钠,浓缩出水,得到对苯二酚母液;
(4)对苯二酚母液先自然降温至30-35℃后,再通冷盐降温结晶,结晶温度为0-5℃,结晶时间为1-3h,对苯二酚固体析出;
(5)经过滤获得对苯二酚产品,滤液中仍含有少量的对苯二酚,与步骤(3)中制备的对苯二酚母液混合套用至下批次。
本发明中,加入盐酸主要是因为在酸性条件下污水中的有机物析出,达到除杂的目的;本发明利用梯度降温有利于控制杂质的产出,避免了垂直降温时对苯二酚析出的同时夹杂析出较多的杂质,有利于对苯二酚含量和纯度的提升;在经过浓缩后,对苯二酚母液中对二苯酚的浓度升高,降温析出,过滤得到对二苯酚产品;经过滤后的滤液,滤液中仍含有少量对苯二酚产品,与步骤(3)得到的对苯二酚母液混合继续结晶出产品。
优选地,步骤(1)中污水中直接加入污水质量的0.001%-0.003%的聚丙烯酰胺絮凝剂(PAM)和污水质量的0.3%-0.7%的脱色絮凝剂;进一步优选地,步骤(1)中污水中直接加入污水质量的0.002%的聚丙烯酰胺絮凝剂和污水质量的0.5%的脱色絮凝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博农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京博农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81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