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08377.0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99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柴青;李西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10K59/65 | 分类号: | H10K59/65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0 | 代理人: | 成丽杰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本发明中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的膜层结构以及填充层;贯穿所述膜层结构的第一开口;待打孔区域,所述待打孔区域落在所述第一开口的范围内;所述膜层结构包括:围成所述第一开口的第一内侧壁;所述填充层位于所述待打孔区域的边缘和所述第一内侧壁之间,且覆盖所述第一内侧壁,所述填充层包括:吸光材料,能够改善显示面板孔槽漏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显示面板完成封装制程后,利用激光在显示面板的有效显示区(Active Area,AA)切割开孔,切割掉一部分区域,形成用于放置摄像头或其他器件的孔槽,以减小边框,增大屏占比。
然而,发明人发现在有效显示区切割开孔后形成的孔槽侧壁容易漏光。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能够改善显示面板孔槽漏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的膜层结构以及填充层;贯穿所述膜层结构的第一开口;待打孔区域,所述待打孔区域落在所述第一开口的范围内;所述膜层结构包括:围成所述第一开口的第一内侧壁;所述填充层位于所述待打孔区域的边缘和所述第一内侧壁之间,且覆盖所述第一内侧壁,所述填充层包括:吸光材料。
另外,所述第一内侧壁垂直于所述膜层结构的表面。该方案可直接对整个膜层结构进行切割得到第一开口,制备工艺简单。
另外,所述膜层结构包括:衬底、以及位于所述衬底上的封装层;自所述封装层朝向所述衬底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内侧壁与所述待打孔区域的边缘之间的垂直距离逐渐减小;优选地,所述第一内侧壁呈阶梯状或斜坡状。该方案给出了一种第一内侧壁的形状样式。
另外,所述膜层结构包括:衬底、以及位于所述衬底上的封装层;所述第一内侧壁包括:垂直于所述膜层结构的表面的第一表面、以及与所述第一表面连接的第二表面;自所述封装层朝向所述衬底的方向上,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待打孔区域的边缘之间的垂直距离逐渐减小;优选地,所述第二表面呈阶梯状或斜坡状。该方案给出了另外一种第一内侧壁的形状样式。
另外,所述填充层还位于所述待打孔区域内。该方案由于待打孔区域的边缘两侧均具有填充层,能够很好地释放打孔切割时的应力。
另外,所述膜层结构包括:衬底、以及位于所述衬底上的封装层;所述填充层位于所述封装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
另外,还包括:挡墙;所述挡墙位于所述衬底和所述封装层之间;所述填充层还位于所述挡墙和所述第一内侧壁之间。该方案增加了填充层与膜层结构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填充层与膜层结构之间的结合更加紧密。
另外,还包括:位于所述封装层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触控膜层,所述填充层位于所述封装层和所述触控膜层之间;第二开口贯穿所述触控膜层,所述待打孔区域落在所述第二开口的范围内;所述触控膜层包括:围成所述第二开口的第二内侧壁,所述填充层还位于所述待打孔区域的边缘和所述第二内侧壁之间。该方案填充层吸收触控膜层的第二内侧壁漏出的光线,从而进一步改善了显示面板孔槽漏光问题。
另外,所述吸光材料呈黑色;优选地,所述吸光材料为黑色树脂。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83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