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降解超支化聚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08420.3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71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殷黎晨;刘寻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83/00 | 分类号: | C08G83/00;A61K9/14;A61K47/34;A61K38/16;A61P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陈哲锋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解 超支 聚合物 | ||
可降解超支化聚合物。提供了一种用于将蛋白质递送到细胞内的超支化聚合物,所述超支化聚合物包括由下式(1)表示的单体形成的单元,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可降解超支化聚合物,更具体涉及用于蛋白质/多肽的胞内递送的可降解超支化聚合物。
背景技术
蛋白质治疗是近些年来被广泛发展的用于治疗代谢疾病、免疫疾病和癌症的有效方法。由于蛋白质分子量大,亲水性强,使得蛋白质难以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因而当前临床上基于蛋白质的药物主要针对细胞外靶点。将蛋白质高效、安全地递送到细胞内可以快速、特异性的发挥蛋白质的功能,并减少对细胞的毒副作用。因此,开发高效、安全的蛋白质胞内递送载体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及应用价值。
蛋白质的胞内递送对载体材料的设计需满足如下几个问题:1)载体材料与蛋白质的有效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物;2)将蛋白质高效地递送至细胞内;3)快速地溶酶体逃逸,并释放出活性蛋白;4)材料的自降解减少对细胞的毒副作用;以及5)对不同分子量和表面电荷的蛋白质具有通用性。将蛋白质共价结合在载体材料上可以有效地将蛋白质递送至细胞内,但是有机化学修饰损害了天然蛋白质的活性,并且难以在细胞内快速地释放。高分子材料与蛋白质的自组装可以借助多种相互作用机制形成稳定的复合物,例如胍基修饰的高分子聚合物利用静电相互作用和氢键作用,氟化修饰的阳离子高分子聚合物利用静电相互作用和氟化作用,苯硼酸修饰的高分子聚合物利用静电相互作用,硼氮配位作用和阳离子-π相互作用,羧基修饰的聚氨酯利用静电相互作用和疏水相互作用。尽管这些设计可以有效地递送蛋白质,但是载体材料仍然无法同时满足以上五点要求。
本领域急需一种新型的高分子载体,其能克服上述问题,用于高效、安全地蛋白质胞内递送。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高分子载体,其能克服上述问题,用于高效、安全地蛋白质胞内递送,同时能够在细胞内自降解,并对于大部分蛋白质具有通用性。
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将蛋白质递送到细胞内的超支化聚合物,所述超支化聚合物包括由下式(1)表示的单体形成的单元:
式中:
R1-R8、R1’、R4’、R7’和R8’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环烷基、硝基或氰基,
R5数目可以为1-3,R6的数目可以为1-4,当R5和/或R6的个数大于等于2时,两个R5或两个R6可以相互连接形成脂环或芳环,
L1、L2和L3各自独立地表示二价连接基团,
p表示0或1,当p表示0时,L1、L2和L3共同连接到同一个碳原子上。
本申请还提供了本申请所述的超支化聚合物与蛋白质/多肽形成的纳米复合物。
本申请还有一个方面提供了本申请所述的超支化聚合物在制备蛋白质载体中的应用。
本申请还有一个方面提供了本申请所述的超支化聚合物在制备蛋白质药物中的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描述了实施例1中单体A2的核磁图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84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