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腐蚀的防松组合紧固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08579.5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21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管佳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玉环县兴发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39/02 | 分类号: | F16B39/02;F16B35/04;F16B37/08;F16B3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泓呈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50 | 代理人: | 张婵婵 |
地址: | 3176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腐蚀 组合 紧固 | ||
本发明属于紧固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腐蚀的防松组合紧固件,它包括螺母、内螺纹、螺栓、外螺纹A、限位杆、复位弹簧、环套A、外螺纹B、螺旋面、卡块、连动杆、涡卷弹簧,其中螺栓的外螺纹A所在柱面上开有三个轴向均匀分布的环槽A,一个环槽A与外螺纹A所在柱面末端相通;本发明通过螺母上内螺纹的特殊结构、螺栓上的外螺纹A的特殊结构和环套A上外螺纹B的特殊结构可以实现螺母向螺栓的快速安装并旋进,同时,实现对较软材质部件之间的有效预紧,避免快装螺栓在对软质材料部件进行紧固时的实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紧固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腐蚀的防松组合紧固件。
背景技术
传统的快装螺栓的最大紧固角度为90度,适用于较硬材质设备间的紧固连接,而不适用于较软材质设备间的紧固连接。
现有技术的快速安装螺栓在对设备紧固过程中有效提高了其对设备的紧固效率,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加快螺栓安装的速度。
当传统的快装螺栓对较软材质的设备进行紧固时,如果螺母与螺栓的螺纹配合部分在旋动90度后依然没有完成对设备有效预紧,在此基础上继续旋动螺母时,螺母上的内螺纹与螺栓的外螺纹就会在继续旋动螺母的情况下相脱离,进而使得原先处于紧固状态的螺栓与螺母发生轴向脱离,使得螺栓与螺母对设备的紧固完全失效。
传统的普通螺栓在对设备完成有效紧固后,需要通过双螺母或弹性垫圈等辅助部件对螺栓的紧固状态进行锁定,从而使得处于对设备进行有效紧固状态的螺栓在设备发生频繁震动后不会产生松动,保证螺栓对设备持续紧固。
所以设计一种适用于不同硬度材质设备且能自行锁定放松脱的快速装配的紧固件很有必要。
本发明设计一种耐腐蚀的防松组合紧固件解决如上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公开一种耐腐蚀的防松组合紧固件,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一种耐腐蚀的防松组合紧固件,它包括螺母、内螺纹、螺栓、外螺纹A、限位杆、复位弹簧、环套A、外螺纹B、螺旋面、卡块、连动杆、涡卷弹簧,其中螺栓的外螺纹A所在柱面上开有三个轴向均匀分布的环槽A,一个环槽A与外螺纹A所在柱面末端相通;每个环槽A内均旋转配合有环套A;每个环套A外侧均具有与外螺纹A旋向相同且螺距相等的外螺纹B;环套A与螺栓之间具有对环套A旋转复位的涡卷弹簧;安装在环套A内壁上的卡块活动于相应环槽A内壁上的弧形摆槽A中;每个环套A内壁上均安装有连动杆,三个连动杆依次配合;沿与外螺纹A旋向一致的方向旋动的末端环套A通过三个连动杆的配合带动另外两个环套A同步旋动,沿与外螺纹A旋向相反的方向旋动的最内侧环套A通过三个连动杆的依次配合带动另外两个环套A同步反向旋动。
螺母的内螺纹所在柱面上对称开设的两个弧度为90度的滑槽A与外螺纹A和外螺纹B轴向滑动配合,内螺纹与外螺纹A所在柱面上对称开设的两个弧度为90度的滑槽B和外螺纹B所在柱面上对称开设的两个弧度为90度的滑槽D轴向滑动配合;内螺纹与外螺纹A和外螺纹B配合;外螺纹B上对称开有两个与外螺纹B旋向相同且与内螺纹配合的螺旋面。
螺栓端面上开设有与三个摆槽A相通的滑槽C,滑槽C中轴向滑动有与三个卡块配合的限位杆;限位杆上开设有三个与卡块配合的解限槽,滑槽C安装有对限位杆复位的复位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玉环县兴发动力有限公司,未经玉环县兴发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85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