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整车状态下评价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坡道起步性能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10114.3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11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锋;向林;孙中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22 | 分类号: | G01M13/022;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唐锡娇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整车 状态 评价 离合 自动变速器 坡道 起步 性能 方法 | ||
1.一种整车状态下评价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坡道起步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步、准备 车辆;
第二步、进行坡道保持后起步测试,并对车辆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在坡道堵车工况下的起步性能进行评价;具体步骤为:
S1、通过车辆在常规使用工况行驶的方式对车辆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进行升温或降温,使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油底壳油温达到第一预设温度阈值;
S2、使车辆的前后轮都处于坡度为第一预设坡度阈值的坡道上,踩刹车保持车辆静止;
S3、挂D档,松刹车并以第一预设油门开度给油,使车辆在该坡道上保持第一预设时间,然后以第二预设油门开度起步到第一预设车速阈值,一次起步完成;
S4、通过油门控制车辆,让车辆再次在该坡道上保持第一预设时间,然后以第二预设油门开度起步到第一预设车速阈值,再一次起步完成;
S5、重复S4,当车辆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热保护功能激活,或者双离合自动变速器进油口油温达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或者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出油口油温达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或者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油底壳油温达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停止,记录此时完成的起步次数m;
S6、根据所述起步次数m评价车辆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在坡道堵车工况下的起步性能;
其中,所述车辆在常规使用工况行驶是指车辆在平路上以30~60 km/h的车速行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车状态下评价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坡道起步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步、进行极限坡道起步测试,并对车辆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在极限坡道工况下的起步性能进行评价;具体步骤为:
P1、通过车辆在常规使用工况行驶的方式对车辆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进行升温或降温,使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油底壳油温达到第一预设温度阈值;
P2、使车辆的前后轮都处于坡度为第二预设坡度阈值的坡道上,踩刹车保持车辆静止;
P3、挂D档,松刹车并以第三预设油门开度给油,让车辆在第二预设时间内起步到第二预设车速阈值,然后踩刹车停止,一次起步完成;
P4、重复P3,当车辆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热保护功能激活,或者双离合自动变速器进油口油温达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或者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出油口油温达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或者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油底壳油温达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停止,记录此时完成的起步次数n;
P5、根据所述起步次数n评价车辆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在极限坡道工况下的起步性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整车状态下评价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坡道起步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确车辆的具体步骤为:
B1、检查车辆状态,在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进油口处加装进油口温度传感器(1),在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出油口处加装出油口温度传感器(2),在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油底壳处加装油底壳温度传感器(3);
B2、将进油口温度传感器(1)、出油口温度传感器(2)、油底壳温度传感器(3)连接至数据采集系统,数据采集系统连接至测试电脑,确认各传感器工作正常,无信号丢失,测试电脑与车辆的车身控制器连接,获取车辆的车速信号和油门开度信号;
B3、如果车辆有坡道辅助功能,则关闭车辆坡道辅助功能,如果车辆没有坡道辅助功能,则直接执行B4;
B4、按照车辆法规申报的整备质量及前后轮载荷要求,对车辆进行满载配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车状态下评价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坡道起步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阈值为90℃,所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为120℃,所述第一预设坡度阈值为20%,所述第二预设坡度阈值为30%,所述第一预设车速阈值为5km/h,所述第二预设车速阈值为10km/h,所述第一预设时间为3s,所述第二预设时间为20s。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车状态下评价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坡道起步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油门开度为20%~29%油门开度范围内的任一油门开度,所述第二预设油门开度为30%~40%油门开度范围内的任一油门开度,所述第三预设油门开度为30%~40%油门开度范围内的任一油门开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011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