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胀气谷芽营养鲜榨米的加工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610328.0 申请日: 2020-06-30
公开(公告)号: CN111903911A 公开(公告)日: 2020-11-10
发明(设计)人: 李喜宏;李悦明;陈兰;董文雷 申请(专利权)人: 长融汇通(天津)食品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23L7/17 分类号: A23L7/17;A23L7/191;A23L7/143;A23L7/20;A23L11/20;A23L11/30;A23L19/10;A23L19/12;A23L33/00;A23L5/20;A23P10/25;A23P10/30;B32B27/32;B32B7/12
代理公司: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代理人: 赵瑶瑶
地址: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经济技术开***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胀气 谷芽 营养 鲜榨米 加工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胀气谷芽营养鲜榨米的加工方法,步骤如下:⑴调浆;⑵高温高压喷射拌料;⑶挤压造粒与后熟;⑷干燥;⑸干燥后成品使用鲜榨米专用保鲜袋真空包装或者充氮包装,即得防胀气谷芽营养鲜榨米。本发明基于鲜杂粮功能配方,以微生物发酵去除胀气因子,糙米大豆胚芽磨浆,同时吸取鲜杂粮的营养精华配伍配方,利用生物发酵技术及智能双流变剪切挤出压榨成型机,制备防胀气营养鲜榨米,提高鲜榨米营养功效成分种类及含量的同时,去除原料中的胀气因子等抗营养成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防胀气谷芽营养鲜榨米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大豆为一种优质蛋白质食源,有“田间素肉”美称。美中不足的是食用豆制品后会引起腹胀,这是因为人体内缺少分解大豆低聚糖(主要为棉籽糖、水苏糖)的酶α-D半乳糖苷酶。甘薯、马铃薯等薯类营养丰富,但是食用后同样会导致胀气,导致部分消费者对这类食物具有一定的排斥性,研究表明,这类食物胀气的原因主要是β-淀粉和食用纤维含量高(参考文献:世界甘薯生产利用的回顾与展望)。糙米近年来营养功能己被人们认识,营养价值超出精白米,但是因可食用性略差,未能成为主食。

通过检索,发现如下几篇与本发明专利申请相关的专利公开文献:

1、利用高压静电技术去除豆类抗营养因子的方法(CN201811026792),公开了一种利用高静压技术去除豆类抗营养因子的方法,不仅有效去除了豆类抗营养因子,提高蛋白利用率,且对豆类营养物质破坏较小。

问题:①该专利公开文献只是有效去除了单宁、植酸抗营养因子,对胀气因子未能有效去除。②处理时间和处理温度需要严格控制,否则影响抗营养因子的去除或营养成分损失过大。

对策:本发明利用低氧胁迫大豆发芽处理,既可有效去除大豆中胀气因子等多种抗营养因子,且能促进蛋白质、油脂等大分子物质降解,利于消化吸收,并提高小分子生物活性肽、氨基酸的含量。且该方法简单易行,操作容易控制。

2、苹果杂粮复合米乳饮料及制备方法(CN 107668438 A),该专利酶法降解苹果中的糖类为葡萄糖,再通过添加过氧化氢的方法使原料中的葡萄酸转化为葡萄糖酸。从而制成一种适于糖尿病人饮用的米乳饮料。

问题:①酶法降解产物单一,不能为产品增加额外的营养素。②过氧化氢为虽为国标中可食用食品添加剂,但其是一种强氧化剂,食用不当,容易导致原料中的其他营养成分氧化损失。

对策:本发明利用微生物发酵产生的葡萄糖氧化酶使原料中的葡萄糖转化为葡萄糖酸,同时,发酵过程可以促进大分子物质转化为氨基酸、多肽等易为人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增加产品保健功效。

3、一种复合糙米(CN 102652549 B),利用糙米粉、玉米粉等原料,进行双螺杆挤压再造成型,在外形与普通米无较大区别,蒸煮性能和蒸煮方法与普通大米相同,且营养比普通大米更全面,口感更细腻。

问题:①糙米粉的吸水性和膨胀性较差,直接用糙米粉制米,蒸煮时间会延长,且产品口感有待提高。②配方中的黑豆、黄豆等易胀气原料未进行处理,产品会用后会导致胃肠功能弱的人腹胀。

对策:本发明利用发芽糙米磨浆添加到粉料中,既可使糙米富集具有多种功效的GABA、活性肽、肌醇等物质,还能改善产品的食用品质。利用低氧胁迫大豆发芽处理,既可有效去除大豆中胀气因子等多种抗营养因子,且能促进蛋白质、油脂等大分子物质降解,利于消化吸收,并提高小分子生物活性肽、氨基酸的含量。

上述三个专利均为对产品包装进行设计,鲜榨米在后期贮藏过程中容易氧化哈败、滋生微生物,本发明设计一种鲜榨米专用保鲜袋,解决实现鲜榨米储藏难题。

通过检索,本发明专利申请与上述专利公开专利文献存在本质的不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防胀气谷芽营养鲜榨米的加工方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融汇通(天津)食品科技研发有限公司,未经长融汇通(天津)食品科技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03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