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收缩聚氯乙烯人造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10410.3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3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明;陆勤中;高卫忠;耿五一;朱家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阿基里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N3/06 | 分类号: | D06N3/06;D06N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李小叶 |
地址: | 21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收缩 聚氯乙烯 人造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收缩聚氯乙烯人造革,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PVC面层、树脂发泡层和基布层;所述树脂发泡层部分渗入填充于基布的孔隙中,该树脂发泡层的制备原料按质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高聚合度PVC树脂40~60份、超低聚合度PVC树脂10~20份、增塑剂15~50份、稳定剂1~5份、发泡剂1~3份;其中,高聚合度PVC树脂的聚合度为1500~1700,超低聚合度PVC树脂的聚合度小于600。该人造革具有低收缩的特点,其各层之间不会出现较大收缩,避免出现下弯上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人造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收缩聚氯乙烯人造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作为第一代人造革的聚氯乙烯(PVC)人造革产品由于其透气、吸湿性差以及无法回收、达不到环保要求等缺点,逐渐被聚氨酯(PU)人造革所替代,PVC人造革由最初几乎100%的市场份额下降到不足40%。但近年来,由于PU人造革原材料价格上涨,加上部分性能如耐水解、耐候性较差等问题,PVC人造革的耐水解、耐磨、耐刮、耐酸碱、阻燃等优势得以发挥,加上环保型增塑剂和各种加工助剂的使用、PVC树脂回收再利用技术的提高以及废气回收效率提高等,基本解决了主要的环保问题。最为关键的是,PVC人造革相对低廉的价格优势,使得近年来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现有的PVC人造革制品中的基布层、树脂层等各层容易出现同比例或不同比例的较大伸缩,从而导致人造革制品的尺寸稳定性差,人造革制品易出现下弯上翘的问题;尤其是基布层,一般采用针织布或机织布,其伸缩率较大,易与树脂层脱离,并产生翘曲。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收缩聚氯乙烯人造革及其制备方法;该人造革具有低收缩的特点,其各层之间不会出现较大收缩,避免出现下弯上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低收缩聚氯乙烯人造革,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PVC面层、树脂发泡层和基布层;
所述树脂发泡层部分渗入填充于基布的孔隙中,该树脂发泡层的制备原料按质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高聚合度PVC树脂40~60份、超低聚合度PVC树脂10~20份、增塑剂15~50份、稳定剂1~5份、发泡剂1~3份;其中,高聚合度PVC树脂的聚合度为1500~1700,超低聚合度PVC树脂的聚合度小于600。
进一步的,所述PVC面层的制备原料按质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高聚合度PVC树脂40~65份、增塑剂20~30份、空心玻璃微珠5~15份、复合稳定剂1~3份、改性剂1~2份;该PVC面层的高聚合度PVC树脂的聚合度为1300~1500。
进一步的,树脂发泡层和PVC面层中的增塑剂均选自邻苯二甲酸酯类、磷酸酯类、环氧类增塑剂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组合。
进一步的,树脂发泡层中的稳定剂为金属皂类稳定剂或液体金属复合稳定剂;PVC面层中的复合稳定剂为稀土复合稳定剂或液体金属复合稳定剂。
进一步的,所述改性剂是由类苯乙烯改性剂与CPE改性剂形成的复合改性剂。
进一步的,树脂发泡层中的发泡剂为AC发泡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收缩聚氯乙烯人造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树脂发泡层的制备原料按照质量份数配比在高速搅拌机中搅拌混合均匀,搅拌温度为80~100℃,搅拌时间为100~200s,制成发泡层糊料,将发泡层糊料均匀涂布于离型纸上,然后进行半烘干,烘干温度为110~150℃,然后将基布贴合于半烘干的树脂发泡层上,然后进行发泡,发泡温度为180~220℃,最后撕去离型纸,得到复合为一体的基布与树脂发泡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阿基里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阿基里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04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设备及显示设备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面漂浮物便捷打捞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