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力电池包内短路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11675.5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92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齐腾飞;洪木南;郑英;朱骞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67 | 分类号: | G01R31/367;G01R31/388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谭小琴 |
地址: | 401133 重庆市江***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电池 短路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动力电池包内短路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电池包进行前后两次静置,前后两次静置依次分别为第一次静置和第二静置,两次静置之间需间隔预设时间段;
在第一次静置后再次上电时,计算单体的第一剩余可放电量和第一剩余可放电量均值,然后将电池包中单体的第一剩余可放电量与第一剩余可放电量均值的差异作为单体的第一差异电量;
在第二次静置后再次上电时,计算单体的第二剩余可放电量和第二剩余可放电量均值,然后将电池包中单体的第二剩余可放电量与第二剩余可放电量均值的差异作为单体的第二差异电量;
根据第一差异电量、第二差异电量和预设时间段内各单体均衡的容量计算得到单体的漏电流;单体的漏电流的计算公式为:I'=(ΔAh2-ΔAh1+ΔBLCAh)/t,其中,I'为漏电流,ΔAh1为第一差异电量,ΔAh2为第二差异电量,ΔBLCAh为预设时间段内各单体均衡的容量,t为预设时间段;
然后通过额定电压与漏电流的关系估算出单体的等效内短路电阻,当检测到任一单体的等效内短路电阻小于预设的短路电阻阈值时,则判定该电池包内短路并进行报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内短路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单体的第一剩余可放电量和第二剩余可放电量的具体步骤为:
记录第一次静置后再次上电时的时间和电池包内各单体的电压,根据记录的电压以及荷电状态SOC与开路电压OCV的OCV-SOC关系表,根据所述记录的电压进行查表获取单体的荷电状态SOC,通过单体容量与荷电状态的关系,计算得出单体的第一剩余可放电量;
记录第二次静置后再次上电时的时间和电池包内各单体的电压,并根据记录的电压以及开路电压OCV与荷电状态SOC的OCV-SOC关系表,根据所述记录的电压进行查表获取单体的荷电状态SOC,通过单体容量与荷电状态的关系,计算得出单体的第二剩余可放电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内短路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时间段的取值范围为15小时-48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内短路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时间段为20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内短路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预设时间段内通过实时估算所有单体的荷电状态SOC,并计算得到荷电状态SOC变化速率,通过比较同一时刻的单体的荷电状态SOC变化速率与荷电状态SOC变化速率均值的差异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在该时刻检测到任一单体的荷电状态SOC变化速率与荷电状态SOC变化速率均值大于预设阈值,则判定电池包内短路并进行报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内短路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估算所有单体的荷电状态SOC的具体步骤为:建立电池差异端电压模型和电池平均端电压模型,采用带有遗忘因子的最小二乘法对电池差异端电压模型和电池平均端电压模型进行变换,然后进行在线数值计算得到各单体的开路电压OCV;
然后再根据电池包的OCV-SOC关系表,查表获得各单体的荷电状态SO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167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