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炼铁高炉的炉渣余热回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13674.4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11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民;李建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鑫达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C21B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李兴林 |
地址: | 0644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炼铁 高炉 炉渣 余热 回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炼铁高炉的炉渣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换热筒,所述换热筒的底部上侧设置有进渣斗,所述进渣斗通过渣沟与高炉的出渣口相连通,所述换热筒的顶部下侧设置有出渣斗,所述出渣斗的下方设置有输送台。本发明在工作时,通过转轴上的螺旋叶片将换热筒中的炉渣进行输送,并且对炉渣进行破碎、翻转,使炉渣与换热腔和换热管中的水进行热交换时更加均匀,充分,提高了对炉渣的余热回收效率,本发明通过将炼铁高炉的炉渣余热进行回收,并用于其他用热场所,减少了能源消耗,节约了生产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炼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炼铁高炉的炉渣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高炉炼铁是钢铁企业中能耗较高的工艺环节,炉渣是高炉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副产品,其蕴含大量的热能。现阶段对炉渣的剩余热能利用有限,而且,在钢铁厂生产过程中,具有较多的用热场所,例如对煤粉进行烘干、工人生活区的冬季供暖,现阶段这些用热场所都是直接通过消耗能源取热,能源消耗多而且取热成本昂贵。因此研制一种与炼铁高炉的进风加热相结合的炉渣余热回收装置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炼铁高炉的炉渣余热回收装置,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炼铁高炉的炉渣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换热筒,所述换热筒的底部上侧设置有进渣斗,所述进渣斗通过渣沟与高炉的出渣口相连通,所述换热筒的顶部下侧设置有出渣斗,所述出渣斗的下方设置有输送台。
所述换热筒的中部可转动的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周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换热筒的顶部上侧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通过传动装置与所述转轴的上端相连接。
所述换热筒的周壁内部开设有换热腔,所述换热腔的上端通过第一连接管与供水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供水管的另一端与冷水源相连通;所述换热腔的下端通过第二连接管与供热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供热管的另一端与呈螺旋状的加热管的下端相连通,所述加热管设置于加热箱的内部且其上端与出汽管相连通,所述加热箱的外部设置有引风机,所述引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加热箱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加热箱的顶部通过供热风管与煤粉烘干室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的两端外侧分别通过轴承与所述换热筒的上下两端转动连接,且所述转轴的上端延伸至所述换热筒的顶板外侧。
再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的第一带轮和设置于所述转轴位于所述换热筒外侧部位的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和所述第二带轮通过传动皮带相连接。
再进一步的,所述转轴设置为空心的管状结构。
再进一步的,所述转轴内插装设置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外壁与所述转轴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换热管的上端延伸至所述转轴的外部并且与所述供水管相连通,所述换热管的下端延伸至所述转轴的外部并且与所述供热管相连通。
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供水管以及所述换热管之间通过第一三通接口相连通。
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管、所述供热管以及所述换热管之间通过第二三通接口相连通。
再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管的靠近下端的部位固定套设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与所述换热筒的底板外侧固定连接。
再进一步的,所述供水管上设置有水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鑫达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河北鑫达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36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步矿房分段爆破方法
- 下一篇:一种点击化学介导的靶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