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豆绒羊毛轻薄型发热功能面料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13694.1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4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江;张洪波;郭洪运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红豆居家服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14 | 分类号: | D04B1/14;D04B1/18;D02G3/24;D02G3/04;D02G3/02;D06C11/00;D06C15/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朱建均 |
地址: | 214199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豆 羊毛 轻薄 发热 功能 面料 | ||
本发明属于针织面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豆绒羊毛轻薄型发热功能面料。本发明的红豆绒羊毛轻薄型发热功能面料在单面纬编针织机上编织而成,各路纱线采用可溶性氨纶作为垫纱与纯羊毛纱或羊毛的混纺纱一起成圈,编织好的面料经过正面拉绒、剪绒和烫光整理工艺处理后得到红豆绒羊毛轻薄型发热功能面料。本发明的面料轻薄舒适、保暖性能较好、具有吸湿发热功能,通过采用高支纱线、可熔性氨纶和独特的编织工艺以及拉毛、剪毛、烫光整理工艺的配合,最终制得既轻薄柔软又具备发热功能的功能面料,面料的最高吸湿发热升温值达到4℃以上,平均升温值达到3℃以上,能够达到国家检测标准FZ/T73036‑2010要求,具备吸湿发热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针织面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豆绒羊毛轻薄型发热功能面料。
背景技术
近几年市场上的各种保暖内衣的发展及人们对轻薄保暖舒适的要求,推动了新型保暖内衣的更新升级。传统保暖内衣常常通过增加面料厚度来达到保暖要求,但是面料越厚重,人体穿着的舒适性越差,对于贴身穿着的内衣面料而言,这种厚重的体验感会更加明显,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如何能够开发一款既轻薄又能达到保暖效果的内衣面料成为各家面料厂商争相开发的新领域,但由于技术难度高,目前还未见到具有吸湿发热功能的轻薄型保暖内衣面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红豆绒羊毛轻薄型发热功能面料。本发明的面料轻薄舒适、保暖性能较好、具有吸湿发热功能,通过采用高支纱线、可熔性氨纶和独特的编织工艺以及拉毛、剪毛、烫光整理工艺的配合,最终制得既轻薄柔软又具备发热功能的功能面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豆绒羊毛轻薄型发热功能面料,所述面料在机号为24针/英寸或28针/英寸的单面纬编针织机上编织而成,单面纬编针织机采用1号针和2号针交替排布的方式,所述面料采用以下方法编织:
每一路纱线与1号针成圈,与上2号针成圈,所述第一路纱线采用纯羊毛纱或羊毛的混纺纱,并衬入可熔性氨纶一同成圈,第二路及以后各路重复上述第一路的编织方法,并且以一路为一个周期,周而复始,编织得到针织面料毛坯布;
所述针织面料毛坯布在拉毛机上进行正面起绒处理,经拉毛整理后的面料进行剪毛和烫光整理后得到红豆绒羊毛轻薄型发热功能面料。
所述面料采用60-100支纱线配合特殊后整理工艺织造而成,所述拉毛整理时拉毛机的车速为14.5-16m/min,顺时针转速为300-314r/min,逆时针转速为300-359r/min,大锡林转速为42-50r/min。
所述剪毛整理工艺为:经过拉毛整理后的面料在剪毛机上进行剪毛整理,剪毛机布速为20-40m/min,圆刀转速为500-1000rpm,张力控制为15-35N。
所述烫光整理工艺为:将剪毛整理后的面料进行烫光整理,烫光温度设定为80-100℃,车速设定为15-20m/min。
所述羊毛的混纺纱为羊毛纱与膨体腈纶纱和/或粘胶纱的混纺纱。
所述面料为轻薄型面料,克重不大于160g/m2,面料厚度为1.5-2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制备的红豆绒羊毛轻薄型发热功能面料质地轻薄,采用单面纬编针织机编织得到面料,在编织过程中,采用纯羊毛纱或羊毛的混纺纱,并衬入可熔性氨纶一同成圈进行编织,并增加拉毛整理、剪毛整理和烫光整理,通过32针或36针单面纬编针织机进行编织并加入可溶性氨纶,这样的编制方法更加利于提高面料的保暖性,提高吸湿发热的温升值,利于阻止热量的丧失,同时也增加了面料的轻薄柔软特性,面料各项指标均达到GB/T30127-2013标准要求,面料柔软舒适、弹性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红豆居家服饰有限公司,未经无锡红豆居家服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36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