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桩断桩以及桩长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14397.9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9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庞莹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亿诺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桩断桩 以及 检测 方法 | ||
一种基桩断桩以及桩长检测方法,包括:(1)在与基桩边界特定间隔设置传热管孔,传热管孔中设置传热管;(2)在传热管孔周围设置测量孔以及对比孔;(3)在测量孔以及对比孔中设置均匀设置温度探头;(4)通过传热管进行加热,获取测量孔以及对比孔中不同深度的温度探头数据;(5)计算同一深度测量孔中的温度与对比孔中的温度的差值,以温度差值为横坐标,温度探头深度为纵坐标绘制温度差值‑深度图;(6)根据温度差值‑深度图中的突变点的位置,确定最右侧突变点的深度为基桩桩长,其余突变点的位置为基桩断桩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桩基础检测,尤其是涉及一种基桩断桩以及桩长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桩基础作为工程建设中一种重要的基础形式,为各类工程结构物提供足够的承载力,并能有效地控制沉降或其它变形指标于容许的范围之内。因此,在高层建筑、重型厂房、桥梁、港口码头、海上采油平台以至核电站等工程中,大量采用桩基础。
桩基是通过桩身材料强度或桩与土的相互作用将荷载传递给地基土层,对于承受较高上部荷载重量的刚性桩基础,桩身质量及材料强度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物的安全稳定,因而对其桩基的质量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刚性桩来说,桩身完整性(质量)检测是至关重要的隐蔽工程验收手段,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容忽视的,如果基桩的长度达不到涉及要求,则可能出现安全事故的隐患,威胁到生命和财产安全。
目前较常用的桩长检测方法有低应变法、声测法、钻芯法等。采用低应变法检测桩长,受桩身平均波速确定误差及桩底反射信号是否明显可靠的影响,使低应变法在检测桩长的可靠性方面受到影响,限制了使用,尤其对低强度柔性桩更不适用;声测法因需事先预埋声测管,使使用受到限制;钻孔取芯法适用于检测混凝土桩的桩长,但是费工费时,同时在钻进过程中,钻芯孔难以保证百分之百垂直,容易偏出桩外,达不到检测的目的。
在本发明之前,河海大学在中国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热响应的桩基桩长检测方法”,专利号ZL 2015010464419.7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热响应检测基桩桩长的方法,利用桩身材料与桩周土不同的热物性,在热源孔加热后,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基桩附近测温孔不同深度的温度,分析确定基桩桩长。该方法实现了基桩桩长的无损检测,但是该方法仅能够检测基桩的桩长,无法对于基桩的断桩进行检测。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基桩无损检测方法,能够实现基桩的桩长以及断桩检测。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桩断桩以及桩长检测方法,包括:(1)在与基桩边界特定间隔设置传热管孔,传热管孔中设置传热管;(2)在传热管孔周围设置测量孔以及对比孔,其中横截面上对比孔与传热管孔的连线位于基桩之外;(3)在测量孔以及对比孔中设置均匀设置温度探头;(4)通过传热管进行加热,获取测量孔以及对比孔中不同深度的温度探头数据;(5)计算同一深度测量孔中的温度与对比孔中的温度的差值,以温度差值为横坐标,温度探头深度为纵坐标绘制温度差值-深度图;(6)根据温度差值-深度图中的突变点的位置,确定最右侧突变点的深度为基桩桩长,其余突变点的位置为基桩断桩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判断基桩直径以及两倍间隔之和是否小于临界值,如果小于临界值则进入步骤(2.1),否则进入步骤(2.2);(2.1)在传热管孔与基桩轴线对称的位置设置第一测量孔,在传热管孔轴线与基桩轴线的连线的垂线上设置第一对比孔;(2.2)根据临界值、基桩半径以及传热管轴线与基桩边界间隔,确定并且设置位于基桩两侧的第二测量孔以及第三测量孔;在传热管转孔轴线与基桩轴线的连线的垂线上设置第二对比孔。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在相同的深度位置设置测量孔以及对比孔中的温度探头。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的临界值设置为传热管的临界半径的80%~90%。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的临界半径为在传热管加热时,受到传热管加热影响的半径范围;在临界值以外的区域温度等于环境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亿诺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亿诺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43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