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向管柱调节装置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14449.2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66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廖世龙;肖俊华;陶薛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1/16 | 分类号: | B62D1/16;B62D1/18;B62D1/18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唐述灿 |
地址: | 241006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向 管柱 调节 装置 车辆 | ||
1.一种转向管柱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支架(1)、管柱支架(2)和调节组件(3),
所述安装支架(1)包括平行间隔的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所述第一侧板(11)和所述第二侧板(12)上均具有第一条形孔(1a),所述第一侧板(11)上具有沿所述第一条形孔(1a)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一限位结构(1b);
所述调节组件(3)包括调节螺栓(31)、调节块(32)和调节螺母(33),所述调节块(32)包括连接板(321)、位于所述连接板(321)的同一侧面上的凸块(322)和第二限位结构(321a),所述调节块(32)上具有贯穿所述连接板(321)和所述凸块(322)的通孔(32a),所述凸块(322)以可沿所述第一条形孔(1a)的长度方向滑动的方式插装在所述第一条形孔(1a)中,所述连接板(321)位于所述第一侧板(11)远离所述第二侧板(12)的一侧;
所述第二限位结构(321a)被配置为若所述第二限位结构(321a)与任一所述第一限位结构(1b)接触,所述第二限位结构(321a)和所述第一限位结构(1b)相互锁止;
所述调节螺栓(31)活动插装在所述通孔(32a)中且位于所述第二侧板(12)的第一条形孔(1a)中,所述调节螺栓(31)与所述第二侧板(12)之间设置有轴向限位结构(34),
所述调节螺母(33)连接在所述调节螺栓(31)上,所述连接板(321)位于所述调节螺母(33)和所述第一侧板(11)之间;
所述管柱支架(2)位于所述第一侧板(11)和所述第二侧板(12)之间,所述管柱支架(2)包括平行间隔的第三侧板(21)、第四侧板(22)以及连接所述第三侧板(21)和所述第四侧板(22)的第五侧板(23),所述第三侧板(21)和所述第四侧板(22)上均具有第二条形孔(2a),所述第二条形孔(2a)的孔壁上具有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三限位结构(2b),所述第二条形孔(2a)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条形孔(1a)的长度方向不同,所述调节螺栓(31)位于所述第二条形孔(2a)中;
所述凸块(322)的外表面上具有第四限位结构(322a),所述第四限位结构(322a)被配置为若所述凸块(322)位于所述第二条形孔(2a)中,所述第四限位结构(322a)和所述第三限位结构(2b)相互锁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1)包括板状本体(111)和凸台(112),所述第一条形孔(1a)位于所述板状本体(111)上,所述凸台(112)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板状本体(111)上,所述多个第一限位结构(1b)位于所述凸台(1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管柱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21)靠近所述第一侧板(11)的板面上具有滑槽(3213),所述滑槽(3213)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条形孔(1a)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凸台(112)位于所述滑槽(3213)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板(21)包括平行或共面的第一板体(211)和第二板体(212),所述第一板体(211)上具有安装孔(2111),所述第二板体(212)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安装孔(2111)中,所述第二条形孔(2a)位于所述第二板体(212)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转向管柱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管柱调节装置还包括弹性件(35),所述弹性件(35)位于所述第一侧板(11)和所述第二侧板(12)之间,所述弹性件(35)与所述凸块(322)相连,用于向所述凸块(322)提供沿所述调节螺栓(31)的轴向的作用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向管柱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管柱调节装置还包括限位环(4),所述限位环(4)套设在所述调节螺栓(31)上,所述弹性件(35)连接在所述凸块(322)和所述限位环(4)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444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进气机构及负压系统
- 下一篇:企业情报动态监控方法、设备及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