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烟碱提取系统及提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14595.5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85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杨强;李江;林文;聂威;黄镕;贺择;刘齐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和诺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01/04 | 分类号: | C07D401/04 |
代理公司: | 武汉红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7 | 代理人: | 陈凯 |
地址: | 445000 湖北省恩施土家***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碱 提取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烟碱提取系统及提取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第一反应釜,第一反应釜和第二反应釜的顶部均通过阀门分别与碱液滴加槽和酸液滴加槽相互连通,第一反应釜的底部通过阀门与第一过滤器相互连通,第一过滤器通过泵与提取釜的釜底相互连通,第二反应釜的底部通过阀门与第二过滤器相互连通,第二过滤器通过泵与提取釜的底部相互连通,提取釜的顶部通过阀门与氯仿储罐相互连通,提取釜的底部通过阀门与废液槽相互连通,所述提取釜的底部通过泵与精馏塔的进料口相互连通,精馏塔的顶部出料口通过阀门与氯仿储罐相互连通,精馏塔的底部出料口通过管道与烟碱储罐连通,本发明的两个反应釜同时使用一个提取釜,提取釜的利用率提高一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碱提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烟碱提取系统及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烟草是最广泛种植的经济作物之一,烟草中生物碱达到40多种,其中烟碱的含量约95%以上,烟碱作为一种弱碱存在,会和苹果酸、柠檬酸形成盐存在,烟碱的用途十分广泛,可以用来配置无毒无害的杀虫剂,也可以作为香烟的添加剂,近年来,烟碱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如何高效进行烟碱的生产成为企业首先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目前最主要的烟碱生产方法为溶剂萃取法,由于烟碱既可以溶于水,也可以溶于有机溶剂,且其在碱性条件下为游离态,酸性条件下为烟碱盐的形式存在,因此为了提取出烟碱与其他有机碱分离,需要用有机溶剂与水溶液进行反复萃取,同时在萃取分层的过程中需要辅助使用过滤设备,常规过滤设备只能单方向过滤,因此整个设备生产线可能要设置多个过滤设备,同时多次萃取分离的工艺会使整个生产周期延长,同时实际生产中,会增加设备的投入成本,增加占地面积,多次萃取后进行的固液分离过程也需要占用过滤设备,更换滤布,维护过滤设别也增加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能够减少设备投入,提高设备利用率,从而提高生产效率的烟碱提取系统及提取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烟碱提取系统,包括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提取釜、碱液滴加槽、硫酸滴加槽、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氯仿储罐、废液槽、精馏塔和烟碱储罐,第一反应釜和第二反应釜的顶部均通过阀门分别与碱液滴加槽和硫酸滴加槽相互连通,第一反应釜的底部通过阀门与第一过滤器相互连通,第一过滤器通过泵与提取釜的釜底相互连通,第二反应釜的底部通过阀门与第二过滤器相互连通,第二过滤器通过泵与提取釜的底部相互连通,提取釜的顶部通过阀门与氯仿储罐相互连通,提取釜的底部通过阀门与废液槽相互连通,所述提取釜的底部通过泵与精馏塔的进料口相互连通,精馏塔的顶部出料口通过阀门与氯仿储罐相互连通,精馏塔的底部出料口通过管道与烟碱储罐连通。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器包括支架、支撑杆、连接杆、上盖、下盖、滤纸第一三通阀门、第二三通阀门和软管,支架的两侧可转动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设有滑槽,上盖和下盖均为一面开口的腔体结构,上盖和下盖的两侧面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杆,两侧的连接杆的末端分别嵌入安装在支架两侧支撑杆的滑槽内,上盖和下盖沿支撑杆的长度方向做往复运动,上盖和下盖的开口正对设置,上盖和下盖的开口处设有法兰结构,法兰结构中间夹持安装有滤纸,上盖远离下盖的一面开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下盖远离上盖的一面开设有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第一开口和第三开口分别通过软管与第一三通阀门的两个开口连通,第一三通阀门的另一个开口通过阀门与第一反应釜的釜底相互连通,第二开口和第四开口分别通过软管与第二三通阀门的两个开口连通,第二三通阀门的另一个开口通过泵与提取釜的底部相互连通。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器还包括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分别夹持在滤纸的两面,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被夹持在上盖和下盖的开口处。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皮带轮和驱动电机,其中一个支撑杆与支架可转动连接的转动轴上同轴安装有皮带轮,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支架的一侧,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皮带轮传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和诺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和诺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45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