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PLC的压铸机多工位取件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14767.9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598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骆家杭;张旭;郭凯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D17/32 | 分类号: | B22D17/32;B22D17/2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翁惠瑜 |
地址: | 2016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plc 压铸机 多工位取件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PLC的压铸机多工位取件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具体为:PLC周期性检测每个工位的工作状态,产生对应的BOOL量,将所有BOOL量写入字节并将字节发送至取件机器人,工位包括锯切工位、切边工位和打标工位,工作状态包括工件存在状态和工位完成状态,取件机器人根据字节判断各个工位的工作状态,并检测工件已经经过的工位,当任意1个工位空缺时,取件机器人将其它工位上已完成加工且未经过该空缺工位的工件转移至该空缺工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计算量少、效率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间机床控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PLC的压铸机多工位取件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车间已经实现压铸工艺的自动化,目前压铸工件的加工工序是固定的,依次为压铸、取出、锯切、切边、打标和放输出位置,放输出位置是最后一道工序,压铸机在压力作用下把熔融金属液压射到模具中冷却成型,开模后可以得到固体金属铸件,目前在生产过程中工序流程是固定的,压铸机作为主站,其它周边设备作为从站配合,通过取件机器人转移工件,自动化生产过程中涉及到较多的加工工序,一旦某一道工序加工异常则整个生产过程终止,同时取件机器人也是按照固定流程抓取工件,导致生产效率大大降低,在生产过程中若其中某个设备出现故障将导致整个生产过程中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基于PLC的压铸机多工位取件控制方法及系统,计算量少,效率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PLC的压铸机多工位取件控制方法,具体为:
所述的PLC周期性检测每个工位的工作状态,产生对应的BOOL量,将所有BOOL量写入字节并将字节发送至取件机器人,1个字节共8位,可写入8个BOOL量,取件机器人以十进制方式读取该字节,取件机器人中存储有夹取程序,每一种字节对应一种夹取程序,取件机器人获取字节后按照对应的夹取程序对工位进行夹取工件操作,所述的工位包括锯切工位、切边工位和打标工位,所述的锯切工位、切边工位和打标工位的数量均为1个或多个,所述的工作状态包括工件存在状态和工位完成状态,所述的取件机器人根据字节判断各个工位的工作状态,并检测工件已经经过的工位,当任意1个工位空缺时,所述的取件机器人将其它工位上已完成加工且未经过该空缺工位的工件转移至该空缺工位;
其中,所述的取件机器人将经过压铸机的工件转移至锯切工位,将经过锯切工位的工件转移至切边工位或打标工位,将已经过切边工位或打标工位中的1个工位的工件转移至另1个未经过的工位,将经过所有工位的工件输出。
进一步地,当工件存在状态为工件不存在时,对应的BOOL量为0,否则为1;当工位完成状态为工位未完成时,对应的BOOL量为0,否则为1。
进一步地,所述的工作状态还包括工位故障状态,当任意工位的工位故障状态为存在故障时,该工位发出警报,所述的PLC检测得到的该工位的工位完成状态为工位未完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PLC通过ET200采集每个工位的工作状态,并通过PROFIBUS现场总线与取件机器人进行通讯。
一种基于PLC的压铸机多工位取件控制系统,包括取件机器人和PLC检测模块,所述的PLC检测模块包括PLC检测单元和字节生成单元,所述的工位包括锯切工位、切边工位和打标工位,所述的PLC检测单元用于周期性检测每个工位的工作状态,产生对应的BOOL量,所述的字节生成单元将所有BOOL量写入字节并将字节发送至取件机器人,所述的工作状态包括工件存在状态和工位完成状态,所述的取件机器人根据字节判断各个工位的工作状态,并检测工件已经经过的工位,当任意1个工位空缺时,所述的取件机器人将其它工位上已完成加工且未经过该空缺工位的工件转移至该空缺工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47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拼单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驱动系统、车架组件和工程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