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惰轮轴的轴向和周向定位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14847.4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8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赵腊月;杜明刚;杨阳;边骥轩;马立刚;郭刘洋;杨正龙;刘晓蓉;毛飞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H55/17 | 分类号: | F16H55/17;F16H57/023;F16H57/04;F16B39/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廖辉;仇蕾安 |
地址: | 10007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轴 轴向 定位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惰轮轴的轴向和周向定位装置,包括:左、右侧支撑壳体、固定挡板和紧固螺栓;惰轮轴采用阶梯轴,其外径从一端向另一端依次减小,其大端支撑在右侧支撑壳体上,小端支撑在左侧支撑壳体上;右侧支撑轴承和左侧支撑轴承之间通过隔环隔开并轴向限位,惰轮轴的大端轴肩对右侧支撑轴承轴向限位,左侧支撑壳体对左侧支撑轴承轴向限位;惰轮轴的小端设有定位卡槽和螺纹孔,左侧支撑壳体上开设有对应的定位通孔,固定挡板穿过定位通孔安装在定位卡槽中,并通过紧固螺栓将其压紧在惰轮轴的小端和左侧支撑壳体上;其中,定位卡槽为长条形,定位通孔为圆形通孔和腰型孔同轴相贯而成;惰轮轴与右侧支撑壳体和左侧支撑壳体均为间隙配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动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惰轮轴的轴向和周向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惰轮结构(包括惰轮和惰轮轴)是齿轮传动中的常见结构,直接联系主动轮和从动轮;惰轮结构只改变输出的旋转方向,不改变传动比,而惰轮轴是惰轮结构中的关键零件。通常情况下,惰轮轴不随惰轮转动,通过与支撑壳体的过盈配合实现惰轮轴的轴向和周向定位,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因过盈配合量小导致的惰轮轴松动脱出的问题频出,影响整个齿轮传动系统的可靠性;而较大的过盈量设计又会导致惰轮轴的安装和拆卸极为不便,严重影响传动系统各部件的拆装效率,难以满足传动系统维修性的条件。因此,需设计一种惰轮轴的轴向和周向定位装置,解决现有惰轮结构存在的惰轮轴松动脱出和拆装不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惰轮轴的轴向和周向定位装置,能够有效解决惰轮轴松动脱出和拆装不便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惰轮轴的轴向和周向定位装置,惰轮通过右侧支撑轴承和左侧支撑轴承支撑在惰轮轴的中部;包括:右侧支撑壳体、左侧支撑壳体、固定挡板和紧固螺栓;
所述惰轮轴采用阶梯轴,其外径从一端向另一端依次减小,其大端支撑在右侧支撑壳体上,小端支撑在左侧支撑壳体上;所述右侧支撑轴承和左侧支撑轴承之间通过隔环隔开并轴向限位,惰轮轴的大端轴肩对右侧支撑轴承轴向限位,左侧支撑壳体对左侧支撑轴承轴向限位;
所述惰轮轴的小端设有定位卡槽和螺纹孔,左侧支撑壳体上开设有对应的定位通孔,固定挡板穿过定位通孔安装在定位卡槽中,并通过紧固螺栓将其压紧在惰轮轴的小端和左侧支撑壳体上;其中,定位卡槽为长条形,定位通孔为圆形通孔和腰型孔同轴相贯而成;
所述惰轮轴与右侧支撑壳体和左侧支撑壳体均为间隙配合。
优选地,还包括:弹性垫片,所述弹性垫片设置在紧固螺栓与固定挡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右侧支撑壳体、惰轮轴和隔环中均设有油道,且依次连通,润滑油能够从右侧支撑壳体中的油道进入惰轮轴,并从隔环上的油道喷出,用于同时润滑右侧支撑轴承和左侧支撑轴承。
优选地,所述惰轮轴的大端设有内螺纹孔,用于外接工装。
优选地,所述惰轮轴的大端外周设有两个凹槽,用于提供两个抓持位。
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定位装置,通过固定挡板、紧固螺栓、左侧支撑壳体的定位卡槽和惰轮轴小端的定位通孔之间的配合,有效实现惰轮轴的轴向和周向定位,惰轮轴分别与两侧支撑壳体的间隙配合,使惰轮轴便于拆装。
2、本发明中设置的弹性垫片,能够有效防止压紧紧固螺栓的松动。
3、本发明中通过在右侧支撑壳体、惰轮轴和隔环内部设置油道,能够同时润滑两个支撑轴承,且结构紧凑。
4、本发明中惰轮轴大端设计的内螺纹孔,能够外接工装,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方便惰轮轴的拆装。
5、本发明中惰轮轴大端外周设计的凹槽,能够提供抓持位,以便于惰轮轴安装时调整方向,从而使惰轮轴小端的定位卡槽与左侧支撑壳体的定位卡槽对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未经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48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