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柱锂离子电池热交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15152.8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8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郭荣林;齐洪峰;宋海峰;张志锋;陈宏;陈保贵;张艳芳;宋二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新太行电源股份有限公司;中车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15;H01M10/643;H01M10/617;H01M10/6552;H01M10/6551;H01M10/6557;H01M10/6571;H01M10/6556;H01M10/6554;H01M10/653;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挺立众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92 | 代理人: | 赵振 |
地址: | 453000 河南省新乡***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柱 锂离子电池 热交换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圆柱锂离子电池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封板、加热棒和热管;
所述外壳为中空的金属管状物,所述外壳的一端外周设置有外壳凸沿,所述外壳的另一端设置有外螺纹;
所述封板封堵在所述外壳有外螺纹一端,所述封板上设置有透气孔;
所述加热棒为插入所述外壳内的中空的电加热棒状部件;所述加热棒靠近所述外壳凸沿的一端设置有引线,所述引线为导电线;
所述热管包括管状本体和凸台;所述管状本体的一端伸入所述加热棒空心中,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凸台;所述凸台从所述外壳的外端部封堵所述外壳,所述凸台上有引线孔,所述引线通过所述引线孔通向所述外壳外;所述凸台材质为金属;
所述加热棒和所述凸台间有空隙,所述空隙内填充导热胶,所述导热胶粘接所述外壳、所述凸台、所述管状本体和所述加热棒端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锂离子电池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外表面涂覆有绝缘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锂离子电池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凸沿为固定在所述外壳端部的螺栓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锂离子电池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的端部设置有螺纹柱。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锂离子电池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圆柱形或正方柱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锂离子电池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本体和所述凸台的固定连接方式为所述管状本体插入所述凸台中固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锂离子电池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材质为铝,所述外壳材质为铜。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锂离子电池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对所述外壳的封堵为部分封堵,未封堵部分形成引线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锂离子电池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与所述加热棒为过渡配合。
10.如权利要求1至9之一所述的圆柱锂离子电池热交换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电池模组安装连接铜排的一侧,在所述连接铜排的外侧依次设置电池模组绝缘板和第一电池模组固定板;在电池模组的安装连接铜排的相对侧设置第二电池模组固定板;所述连接铜排、所述电池模组绝缘板、所述第一电池模组固定板和所述第二电池模组固定板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电池模组中相邻圆柱锂离子电池邻接排列形成空隙相对应的通孔;
步骤二:将所述圆柱锂离子电池热交换装置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电池模组固定板、所述电池模组绝缘板和所述电池模组连接铜排上的通孔,从所述电池模组中相邻的4个圆柱锂离子电池相邻接形成的空隙中穿出;所述圆柱锂离子电池热交换装置的一端的外壳凸沿卡在所述第一电池模组固定板外侧,另一端穿出所述第二电池模组固定板,在所述外壳的外螺纹上旋上螺母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新太行电源股份有限公司;中车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新太行电源股份有限公司;中车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515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面板及显示装置
- 下一篇:拼接显示屏及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