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送电管道快速对接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15285.5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7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敬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敬勇 |
主分类号: | B65H81/06 | 分类号: | B65H8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100 江西省南昌市新***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送电 管道 快速 对接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修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送电管道快速对接设备。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能够使两根管道在对接过程中保持接触的送电管道快速对接设备。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送电管道快速对接设备,包括有支架,支架数量为两组,且支架之间均设有安装板,且安装板为远离把手一侧位置处开口的结构,且一侧安装板上设有把手。本发明通过采用弧形杆、弧形台和弧形架为弧形结构,且通过弧形杆进行旋转的方式,能够使管道在缠绕胶带的过程中不需要从设备的前后位置伸入进行拼接,且缠绕完成后可以直接取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修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送电管道快速对接设备。
背景技术
在对送电管道进行对接时,需要将电工胶带缠绕在两根管道之间,而目前进行对接的过程都是采用人工进行,即需要人工先将送电管道放置于平面上,再手持胶带对送电管道进行缠绕,采用这样的方式操作不便,费时费力,且在缠绕的过程中,难以保证两根管道保持接触,导致对接不稳定的现象。
在针对上述缺点的问题上,设计一种能够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能够使两根管道在对接过程中保持接触的送电管道快速对接设备来克服目前存在的操作繁琐、费时费力、难以保证两根管道在对接过程中保持接触的缺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目前存在的操作繁琐、费时费力、难以保证两根管道在对接过程中保持接触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能够使两根管道在对接过程中保持接触的送电管道快速对接设备。
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送电管道快速对接设备,包括有支架,支架数量为两组,且支架之间均设有安装板,且安装板为远离把手一侧位置处开口的结构,且一侧安装板上设有把手;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设于一组安装板上,且驱动装置位于安装板之间,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该设备进行工作;贴胶装置,贴胶装置设于驱动装置上,贴胶装置用于放置电工胶带和对送电管道之间进行缠绕胶带;开合装置,开合装置设于近驱动装置一侧的安装板上,且开合装置与贴胶装置接触,开合装置用于控制贴胶装置的运动状态;连接板,连接板设于近驱动装置一侧的安装板上,其数量为两组,且连接板位于安装板之间的位置处均设有弧形架,且弧形架与贴胶装置配合,且弧形架远离安装板开口位置处之间的距离小于另一侧之间的距离。
可选地,驱动装置包括有固定座,固定座数量为三组,且分别设于一组安装板上,且该组安装板上还设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与三组固定座之间呈正方形分布,且伺服电机与固定座上均设有第一圆齿轮;弧形杆,弧形杆设于四组第一圆齿轮外周,且弧形杆内周设有弧形齿条,弧形齿条与第一圆齿轮啮合,弧形杆通过弧形齿条与第一圆齿轮的啮合进行位置稳定;带传动组件,带传动组件设于伺服电机与一组第一圆齿轮之间;支撑块,支撑块设于弧形杆上近把手一侧位置处,且支撑块上设有贴胶装置。
可选地,贴胶装置包括有第一导套,第一导套设于支撑块上,且第一导套内套装有第一导轨,第一导轨与第一导套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弧形台,弧形台设于第一导轨上近弧形杆一侧位置处,且弧形台上设有两组导向筒;连接块,连接块设于第一导轨另一侧,连接块另一侧近弧形架位置处设有弧形板,弧形板的弧长等于近开合装置位置处的两组弧形架之间距离的弧长,弧形板与弧形架配合,连接块上远离第一导轨位置处设有延长杆,延长杆另一侧设有放置杆。
可选地,开合装置包括有支撑座,支撑座设于一组安装板上近伺服电机一侧位置处,且支撑座上设有第二导套,第二导套内套装有第二导轨,第二导轨与第二导套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弧形锥杆,弧形锥杆设于第二导轨远离支撑座一侧位置处,且弧形锥杆可以卡住弧形板,弧形锥杆的弧长等于近支撑块一侧位置处两组弧形架之间的弧长;接触杆,接触杆设于第二导轨上近弧形锥杆一侧位置处;安装座,一组安装板上近支撑座一侧位置处设有安装座,且安装座上近接触杆一侧位置处转动式设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上近接触杆一侧位置处设有凸轮,且凸轮与接触杆接触;第二转轴,第二转轴设于安装座上近弧形杆一侧位置处,且第二转轴与第一转轴之间设有齿轮传动组件,且第二转轴近弧形杆一侧位置处设有第二圆齿轮;齿带,齿带设于弧形杆外周,且齿带可以与第二圆齿轮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敬勇,未经李敬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52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