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藻明日叶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15304.4 | 申请日: | 2017-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20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子超;李群;李晓雯;王力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周黎亚 |
地址: | 26602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藻 明日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藻明日叶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茶叶制备技术领域。其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海藻有腥臭味、明日叶茶查尔酮溶出量低、营养保健价值低的技术问题。制备工艺包括选择采摘‑冰冻开骨‑冰浸保绿‑脱水定湿‑喷酶开链‑高温灭活‑揉捻造型‑烘干定型‑烘炒提香‑降温陈化‑茶藻共混‑二次烘焙出香‑冷却大包装‑陈化均香‑检验定标‑分装等步骤。本发明制备工艺能修饰明日叶茶的香气,发挥明日叶茶、海藻的协同保健作用,优点是机械化程度高,有利于规模化、规范化生产,尤其是能有效提高明日叶茶冲饮时保健成分查尔酮和海藻多糖的溶出率,本发明制得的海藻明日叶茶不仅没有海藻有腥臭味、而且有利于充分利用药用活性成分,提升保健效果。
本发明是申请号为201710699720.5、申请日为2017年08月16日、发明名称为“一种海藻明日叶茶的制备工艺”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明日叶茶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藻明日叶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茶叶和丝绸、瓷器是我国古代跟世界贸易的主打产品,享誉世界。茶既是一种文化,又是一种休闲、养生的方法。
明日叶,为伞形目,芹科,当归属,宿根多年生长常绿直立草本植物。因其生长快、生命力强,有“今日摘叶,明日又长新芽”现象而得名。我国名医李时珍早在《本草纲目》(1593年)中将明日叶谓之“滨海当归”,明确其味甘、辛,性温,归肝、心、大肠经;在日本著《大和本草》(1709年)和《重订本草纲目启蒙》(1844年)中则有明日叶可强壮身体、保健益寿之功效的记载,因而被人们推崇为珍奇植物,亦是传说中秦始皇所要寻找的长寿神草。明日叶当代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日本,于20世纪90年代引入国内,目前已被引种至海南、山东等地,近年来国内已有生产明日叶茶、胶囊、饮片等保健品,以及面条、甜点等食品的宣传报道。明日叶因为含有安全无毒、活性较强的查尔酮以及有机锗等其它植物所没有或者含量很低的特殊营养成分,所以具有降糖、保肝护肝、抗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特殊保健作用,被誉为21世纪的健康食品。
明日叶什么时间做为茶的历史难以考究了。在日本八丈岛等明日叶产区,既有野生的,也有居民种植的,均当作日常蔬菜食用。直到东洋药草研究所所长——医学博士后藤迅帜于1968年,为了研究汉方药,来到八丈岛买毒蛇时投宿了一家旅馆,意外吃到了主人亲自做的明日叶料理,并发现岛上的人因为经常食用明日叶,不但非常长寿,而且都很健康,并且明日叶也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从而引起了他欲研究的好奇心。经过他20多年的研究推广,于1999年写成了《明日叶体验谈》一书,明日叶才走出孤岛被世人所知。目前,明日叶的产品有20%用于新鲜蔬菜供应,80%左右的明日叶被加工成了茶、粉、饮料,也作为其他食品添加剂使用。
从文献资料上看,目前中国所种植的明日叶都是近20年从日本引进的。最早见于报道的是2007年从日本引进在海南岛逐渐形成种植基地,并有了明日叶茶产品。其后,明日叶在山东日照、青岛等滨海地区也形成了种植基地,其中山东明日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种植规模超过了230亩。
由此可见,世界上明日叶茶商品的形成是近20年左右的事情,属于新兴药食同源饮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未经青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53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