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下混凝土灌注用导管测压检验装置及灌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15314.8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4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杰;吴崇双;杨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水城钢铁(集团)赛德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6 | 分类号: | E02D15/06;G01M3/04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30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混凝土 灌注 导管 检验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灌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水下混凝土灌注用导管测压检验装置及灌注方法,经过导管检验装置以及检验方法对导管接头、接缝处的压力进行检验,使得采用丝扣接头连接而成的导管整体结构质量较优,避免了导管接头、接缝处出现渗漏,并采用不渗漏的导管插入到挖孔桩孔内输送入混凝土,使得混凝土从挖孔桩孔底部的填充混凝土,实现将孔底的水、污泥等顶着到孔外,实现挖孔桩的成型;经过对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方法控制,避免了混凝土在桩内形成气孔,造成挖孔桩整体质量较差;同时也能够避免灌注混凝土时,导管内形成高压气囊,防止导管从接头、接缝处泄漏,保证了能够持续浇筑混凝土,提高了挖孔桩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灌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水下混凝土灌注用导管测压检验装置及灌注方法。
背景技术
挖孔桩是现代高层建筑的基础桩,在进行挖孔桩浇筑成型前,需要在地基上挖设桩孔,并经过在桩孔内安装钢筋笼,浇筑混凝土,以实现混凝土挖孔桩成型。可是,桩孔是从地基下地下挖设,而在挖设过程中,将会导致地下水渗透到桩孔内,形成积水,导致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将会影响混凝土整体质量,甚至影响挖孔桩整体质量,进而影响高层建筑基础桩的受力能力,影响高层建筑的安全性。
虽然,现有技术中,对于水下灌注混凝土有所研究,并采取了导管向下输送混凝土的方式,实现混凝土浇筑过程,不断将水顶出的操作,但是,现有技术中对于导管的质量控制不恰当,致使在导管输送混凝土过程中,由于受到水压作用,导致导管出现挤压变形,甚至出现向导管内部渗水而影响导管内部混凝土质量,造成灌注而成的挖孔桩整体质量较差;也有对于混凝土灌注过程中的方式方法不恰当,例如混凝土灌注速度过快、过慢,将会影响混凝土在桩孔内凝固时间,造成混凝土挖孔桩整体密实度较差,进而影响高层建筑的稳定性;再例如导管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将会影响灌注的效率以及灌注而成的混凝土挖孔桩质量,即在埋深过小,往往会使管外混凝土面上的浮浆沉渣夹裹卷入管内形成夹层;埋深过大,导管底口承压过大,管内混凝土不易流出,容易堵管;再例如:导管输送混凝土过程中,导管提升的速度以及提升的方式,均会影响挖孔桩成型质量。
鉴于此,本研究人员结合日常工作中的实际操作,并对挖孔桩混凝土结构质量性能的改善等控制,为挖孔桩内水下灌注混凝土提供了新思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下混凝土灌注用导管测压检验装置及灌注方法。
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水下混凝土灌注用导管测压检验装置,包括压力机,用于测量压力机中压力的压力表,设置在压力机上的加水口;导管单元,导管单元之间经过丝扣接头连接而成的导管,导管进口端设置有进口封头,导管出口端设置有出口封头;进口封头经过高压水管与压力机的出水口连通;在进口封头上设置有稳压阀;在出口封头上设置有球阀,球阀用于控制注水入导管或者将导管内的水排出。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对于导管接头、接缝处是否渗漏提供了准确的检测结果。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上述的水下混凝土灌注用导管测压检验装置用于检验导管测压方法,根据需要灌注混凝土水下深度,计算导管所需承受的压力;将采用丝扣接头拼接好的导管预先灌入占导管体积70%的水,并将进口封头与出口封头封闭;在进口封头端焊接进水接头,并与压力机出水口经过高压水管连通;在出口封头焊接出水管接头;启动压力机给导管内注入高压水,当压力表显示压力达到导管需承受的计算压力时,恒压10min后,观察接头、接缝处是否渗漏,即可。该方法操作方便,检验周期短,检验结果准确,能够确保导管在挖孔桩孔内灌注混凝土时,其不会被挤压堵塞以及避免导管上渗水进入到导管内部的混凝土,致使混凝土质量较低,影响整体挖孔桩的质量。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水下混凝土灌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利用上述水下混凝土灌注用导管测压检验装置和上述检验测压方法检验合格的导管作为水下混凝土灌注输送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水城钢铁(集团)赛德建设有限公司,未经首钢水城钢铁(集团)赛德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53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缓倾斜厚大矿体采矿方法
- 下一篇:音频识别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