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边缘检测的银线型触头烧蚀区域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16020.7 | 申请日: | 2020-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05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华;胡康生;赵正元;潘如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7/13;G06T7/136;G06T7/181;G06T7/90;G06V10/2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33 | 代理人: | 李冬梅 |
地址: | 300401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边缘 检测 线型 触头烧蚀 区域 识别 方法 | ||
1.一种基于边缘检测的银线型触头烧蚀区域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边缘检测的银线型触头烧蚀区域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识别各颜色分量强度;对触头烧蚀区域中的RGB三个颜色分量,即红、绿、蓝三原色,分别识别三个颜色分量的强度矩阵;
S2:单色化处理;给三个颜色分量强度分配不同的权值,通过加权平均得到每个坐标的强度值;
S3:强度矩阵均衡化;对每一个强度值对应的坐标个数进行统计,坐标强度值为[0,L-1]范围的数字矩阵的直方图的离散函数为h(rk)=nk,其中rk是第k级灰度,nk是强度矩阵中强度值为rk的坐标点个数;强度值为rk发生的概率估计值为:L为256;
其中n表示矩阵中坐标的总个数,即:
考虑连续函数并用变量r代表待增强矩阵的强度值;假设将r归一化到区间[0,1],其中边界值0代表白色、1代表黑色;最后通过离散公式将其转化到区间[0,L-1]内;
S4:强度矩阵零一化;针对S3中矩阵[0,L-1]的强度值,选择合适的阈值对触头强度矩阵进行零一化处理,得到图像M1(x,y);
S5:求局部最小值;利用正方形结构元素,扫描矩阵的每个坐标,用结构元素与其覆盖的M1(x,y)图像做“与”操作;X用S腐蚀后的结果是所有使S平移x后仍在X中的x的集合,用公式表示为:
其中X表示原始矩阵,S表示元素结构,x表示结构元素平移的距离;
目的是消除边界点,使图像边界向内部收缩,从而消除小且无意义的斑点,得到图像M2(x,y);
S6:差分融合;将步骤S4和S5得到的银线型触头模板图像M1(x,y)和求局部最大值运算后的银线型触头图像进行差分融合,得到的图像即为银线型触头烧蚀区域边缘图像M(x,y)
S7:求局部最大值;对S6中得到的银线型触头烧蚀区域边缘图像M(x,y)进行孔洞填充处理,将烧蚀区域内部的孔洞所围成的内部边缘填充;再用与步骤S4中相同的结构元素,扫描矩阵的每个坐标,用结构元素与其覆盖的矩阵做“或”操作,使图像边界向外部扩张,从而填补烧蚀区域中的空洞;用公式表示为:
其中X表示原始矩阵,S表示元素结构,x表示结构元素平移的距离;
S8:烧蚀区域识别;利用边缘查找方法对步骤S5得到的边缘信息分布矩阵进行处理,得到最终的触头烧蚀区域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边缘检测的银线型触头烧蚀区域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所述的三个颜色分量强度的加权平均计算步骤如下:由于三个颜色分量中,人眼对绿色的敏感度最高,红色次之,蓝色最低,因此,按下式对RGB三分量进行加权平均,得到触头的单一颜色强度矩阵。
f(i,j)=0.299R(i,j)+0.578G(i,j)+0.114B(i,j)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边缘检测的银线型触头烧蚀区域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单一颜色强度矩阵为8位位图图像,即矩阵由256种不同强度级的颜色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边缘检测的银线型触头烧蚀区域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增强的变换函数为:
离散公式为:
其中表示增强函数中最小值,表示增强函数中最大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边缘检测的银线型触头烧蚀区域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结构元素的参数值的取值范围为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602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