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16035.3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3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滔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洪滔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 | 分类号: | A61K36/898;A61K36/90;A61P19/06;A61P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袁克来 |
地址: | 463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痛风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中药组合物包括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茯苓6‑10份、萆薢6‑12份、椿根藤8‑12份、百合6‑10份、秦艽6‑10份、山慈菇6‑12份、元胡6‑12份、土茯苓6‑12份、泽泻6‑10份、络石藤6‑12份、黄柏4‑6份、黄芩5‑7份、车前子6‑10份、番木瓜6‑12份、路路通6‑12份和甘草4‑6份。本发明的防治痛风的中药组合物有散寒解表的作用,阻止形成新的尿酸晶体,促使已经沉积形成的尿酸晶体溶解,排出体外,从根本上治疗痛风,而且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使用方便,快捷,无毒副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痛风又称高尿酸血症,发病率高、治愈难、反复发作,属于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代谢性疾病。尿酸是人类嘌呤化合物的终末代谢产物。健康人的血清尿酸值一般为:男性238-375μmol/L,女性178-297μmol/L,通常1~2周内测定2~3次,男性若持续超过380μmol/L,女性持续超过300μmol/L,就可称为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血清尿酸值的升高与嘌呤代谢紊乱有关,如摄入高嘌呤的食物,劳累或剧烈运动等也会导致血清尿酸值上升。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有关,而且与肾功能不全、心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肿瘤、糖尿病肿瘤与衰老、糖尿病、器官移植以及代谢综合症等疾病的产生相关。血尿酸产生过多、肾脏尿酸排泄障碍或者这两个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高尿酸血症的发生。
痛风多发生于中老年人、肥胖者和脑力劳动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引起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等,以关节红肿、热痛、反复发作、关节活动不灵活为主要临床表现。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形成。痛风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血证论》:“痛风、身体不仁、四肢疼痛、今名痛风、古曰痹证”。
目前西医治疗无特效方法,用药有较大的毒副作用,成本高。其它中医药物虽能取得一定疗效,存在治疗效果慢或效果差强人意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防治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治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茯苓6-10份、萆薢6-12份、椿根藤8-12份、百合6-10份、秦艽6-10份、山慈菇6-12份、元胡6-12份、土茯苓6-12份、泽泻6-10份、络石藤6-12份、黄柏4-6份、黄芩5-7份、车前子6-10份、番木瓜6-12份、路路通6-12份和甘草4-6份。
进一步地,还包括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威灵仙7-11份和徐长卿7-11份。
进一步地,包括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茯苓8份、萆薢9份、椿根藤10份、百合8份、秦艽8份、山慈菇9份、元胡9份、土茯苓9份、泽泻8份、络石藤9份、黄柏5份、黄芩6份、车前子8份、番木瓜9份、路路通9份和甘草5份。
进一步地,包括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茯苓10份、萆薢12份、椿根藤12份、百合10份、秦艽10份、山慈菇12份、元胡12份、土茯苓12份、泽泻10份、络石藤12份、黄柏6份、黄芩7份、车前子10份、番木瓜12份、路路通12份和甘草6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洪滔,未经张洪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60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