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零件表面残留阻流剂清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16047.6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48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彦;乔振华;张立义;韩新艳;马嘉悦;朱阳;李进;王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3/02 | 分类号: | B08B3/02;B08B3/10;B08B13/00;C23G1/1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红霖 |
地址: | 7100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零件 表面 残留 阻流剂 清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零件表面残留阻流剂清理方法,在碱性溶液中80℃~90℃对待清洗零件表面的阻流剂进行软化,能够有效侵蚀软化待清洗零件表面的阻流剂,提高软化效率,然后以60℃~90℃的水进行热水清洗,能够使软化后的阻流剂脱落,能够防止软化后的阻流剂过凉粘结,提高了去除效率,通过加压水去除待清洗零件表面的碱性溶液实现了阻流剂的彻底、高效清理,避免了钎焊后阻流剂堵孔、堵槽现象,本申请采用碱性溶液进行浸泡,简单快捷,并且反应时间短,能够有效避免碱性溶液对待清洗零件造成侵蚀,同时能够快速清理零件表面的阻流剂,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工作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确保了航空发动机的安全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焊接清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零件表面残留阻流剂清理方法。
背景技术
真空钎焊时,为防止钎料溢流至非焊接部位,在焊接前需要在距离钎焊焊缝L(1mm~3mm)的部位的表面涂抹一层阻流剂,对靠近钎焊焊缝部位的槽、孔及流道等表面进行保护。焊接完成后,阻流剂烧结后形成的金属氧化物会粘附在零件表面。对于有空气流量或燃油流量要求的零件,若阻流剂残留会出现阻流剂堵孔、堵槽的现象,甚至会导致部分流量性能不合格,尤其是对于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燃油喷嘴和涡轮叶片类零件,含有残留阻流剂的零件如果装入发动机,在使用过程中阻流剂因振动逐渐脱落,对航空发动机的安全可靠性会造成很大影响。因此,确保阻流剂的完全清理至关重要。目前常见的清理方法主要是物理方法,比如高温水煮+手工钢刷/毛刷清除、砂纸打磨、压缩空气/高压氮气吹除。对于带有复杂内流道的零件清理效果差、不彻底且劳动强度大,尤其是对于航空发动机喷嘴和涡轮叶片类具有狭窄多通道内表面的零件,清理效果甚微,多次清理后流量性能试验依然不合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零件表面残留阻流剂清理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零件表面残留阻流剂清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待清洗零件完全浸泡在碱性溶液中,碱性溶液温度为80℃~90℃,浸泡时间为1~4h;
步骤2)、对于浸泡后的待清洗零件表面采用温度为60℃~90℃的水进行热水清洗;
步骤3)、对于热水清洗后的待清洗零件采用加压水冲洗至待清洗零件表面无残留碱性溶液;
步骤4)、对加压水冲洗后的待清洗零件表面吹干即可完成待清洗零件表面残留阻流剂清理。
进一步的,每1L水中加入100~155g氢氧化钠、50~150g葡萄糖酸钠和1~15g杂质铁形成碱性溶液。
进一步的,碱性溶液中葡萄糖酸钠与杂质铁的质量比大于10。
进一步的,零件浸泡前,采用压缩空气对碱性溶液进行搅拌,搅拌过程中防止溶液溅射。
进一步的,对碱性溶液进行搅拌的压缩空气经过去油、去水过滤处理。
进一步的,待清洗零件浸入碱性溶液后,利用横梁支撑的槽体通过横梁固定工装,零件加固在工装上,待清洗零件浸入溶液液面100mm以下。
进一步的,待清洗零件浸泡过程中保持碱性溶液温度恒定。
进一步的,采用温度为60℃~90℃的热水对浸泡后的待清洗零件表面冲洗0.5min~2min。
进一步的,将热水清洗后的待清洗零件放置于清理台上,采用水压为0.4MPa~0.6MPa对待清洗零件表面冲洗0.5min~2min。
进一步的,将加压水冲洗后的待清洗零件平稳放置在操作台上,用洁净无油的压缩空气吹干零件即可完成待清洗零件表面残留阻流剂清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60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