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功率TE-TEM微波模式转换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16178.4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22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袁博;刘虎;陈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三三零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16 | 分类号: | H01P1/16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陈仕超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功率 te tem 微波 模式 转换器 | ||
本发明涉及微波模式转换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大功率TE‑TEM微波模式转换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TE‑TEM模式转换器功率容量不足,制造难度大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中心波导、微波馈入波导、微波滑动断路器、同轴输出、同轴短路面和同轴内导体,所述同轴短路面包括安装在同轴内导体内的定心环,所述定心环上安装有短路面外导体,所述短路面外导体与中心波导间安装有同轴下延段,所述同轴下延段和短路面外导体间安装有不与同轴内导体接触的微波扼流圈。本发明中同轴下延段、短路面外导体和微波扼流圈端面接触,导电良好,不会产生打火现象,从而可以提高该转换器的功率容量,同时在加工时可以分为多个零件,从而大大降低了制造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波模式转换器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大功率TE-TEM微波模式转换器。
背景技术
在许多大功率微波应用中,需要将矩形波导中的TE10模式的微波转换为同轴波导中的TEM模式,现有技术中的TE-TEM模式转换器主要分为天线式和门纽式两种。
天线式的模式转换器需要使用介质同轴波导,利用同轴波导中的电介质固定同轴内导体及天线,介电损耗高,功率容量小,且内导体无法牢固安装,不能用来大功率及需要受力安装的场合。
门纽式模式转换器需要在矩形波导中设置一圆柱或锥形台阶,需要使用钎焊等复杂工艺,为了避免高功率微波造成的电击穿打火现象,同轴内导体需要与该台阶做严密的侧面电接触,通常使用焊接等方法,造成内导体不可移动,且焊接质量难以控制,生产及应用难度很高。
综上,现有技术中的TE-TEM模式转换器功率容量不足,制造难度大的缺点。因此,我们迫切的需要一种功率容量更大、更容易制造的TE-TEM微波模式转换器。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功率TE-TEM微波模式转换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TE-TEM模式转换器功率容量不足,制造难度大的问题。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功率TE-TEM微波模式转换器,包括中心波导,所述中心波导的左端连接有微波馈入波导,右端连接有微波滑动断路器,上端连接有同轴输出,下端连接有同轴短路面,所述同轴输出内设有依次穿过中心波导和同轴短路面的同轴内导体,所述同轴短路面包括安装在同轴内导体内的定心环,所述定心环上安装有短路面外导体,所述短路面外导体与中心波导间安装有同轴下延段,所述同轴下延段和短路面外导体间安装有不与同轴内导体接触的微波扼流圈。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中心波导与微波馈入波导和微波滑动断路器间均通过密封窗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密封窗包括相互连接的上法兰和下法兰,所述上法兰和下法兰的中部均开有窗口,所述上法兰的底面开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相互接触的垫片和石英玻璃片,所述石英玻璃片可封闭窗口,所述下法兰与石英玻璃片间还开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安装有密封圈。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垫片和石英玻璃片的厚度之和大于安装槽的深度,所述密封圈的厚度大于密封槽的深度。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上法兰的顶面和下法兰的底面均开有凹槽,所述上法兰和下法兰在窗口处均开有压缩波导口。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微波滑动断路器包括波导壳体,所述波导壳体的一端连接有封闭板,所述波导壳体内安装有丝杠,所述丝杠的一端连接有穿过封闭板的旋转机构,另一端连接有位于波导壳体内的后止板,所述丝杠上还通过螺母安装有悬空板,所述悬空板上连接有穿过后止板且可以相对后止板移动的光轴,所述光轴的端部安装有不与波导壳体内壁接触的短路活塞。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与丝杠连接的转轴,所述转轴上连接有调节手柄,所述转轴上还安装有锁止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三三零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三三零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61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