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跨地区跨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实体的标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16320.5 | 申请日: | 2020-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353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樊佩茹;郝志强;王冲华;李俊;陈雪鸿;周昊;余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H04L61/30 | 分类号: | H04L61/30;H04L9/40;G06F16/953;G06F21/62;H04L101/35;H04L101/355;H04L101/30 |
代理公司: |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专利中心 11010 | 代理人: | 于金平 |
地址: | 10004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区 跨行业 工业 互联网 实体 标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地区跨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实体的标识方法,本发明通过在工业互联网标识内设置国家编码、地区编码、行业编码、企业编码以及企业内部编码,以实现对跨地区跨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实体的上下游产品数据的链接与整合,从而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查询领域受限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跨地区跨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实体的标识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一般采用两段式标识编码机制,即,现有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仅包括国家编码以及企业编码,也就是说,目前现有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仅能识别国家和企业,而并不能对工业互联网实体的地区和行业信息进行查询,从而不利于跨地区跨行业工业互联网实体上下游产品数据的链接与整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跨地区跨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实体的标识方法,以解决现有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查询领域受限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跨地区跨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实体的标识方法,包括:设置工业互联网标识,所述工业互联网标识用于对工业互联网实体进行唯一标识,所述工业互联网标识内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国家编码、地区编码、行业编码、企业编码以及企业内部编码;当接收到工业互联网标识查询请求后,根据所述工业互联网标识查询请求依次查询到对应的国际根节点、国家顶级节点、二级节点以及企业节点,并使所述企业节点根据所述工业互联网标识查询请求查询对应工业互联网实体的元数据属性,并将查询到的所述元数据属性反馈给发出所述工业互联网标识查询请求的请求端;
其中,所述工业互联网标识查询请求中包括所述工业互联网标识和所请求的属性信息,且所述二级节点包括地区节点和行业节点。
可选地,所述设置工业互联网标识,包括:设置所述工业互联网标识的前缀、中间字段和后缀;其中,所述前缀内设有所述国家编码,所述中间字段内包括所述地区编码、所述行业编码和所述企业编码,所述后缀包括所述企业内部编码。
可选地,通过递归节点接收所述工业互联网标识查询请求,并根据所述工业互联网标识查询请求中的所述工业互联网标识查询到对应的二级节点。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工业互联网标识查询请求依次查询到对应的国际根节点、国家顶级节点、二级节点以及企业节点,并使所述企业节点根据所述工业互联网标识查询请求查询对应工业互联网实体的元数据属性,包括:
根据所述工业互联网标识查询请求中的工业互联网标识,依次查询到与所述所述工业互联网标识所对应的国际根节点、国家顶级节点、二级节点以及企业节点,通过所述企业节点根据所述工业互联网标识查询请求中所请求的属性信息查询对应的元数据属性。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工业互联网标识查询请求依次查询到对应的国际根节点、国家顶级节点、二级节点以及企业节点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查询的元数据属性是否是私密的;
如果是私密的,则直接根据所述工业互联网标识查询请求查询对应的企业节点,并将所述工业互联网标识查询请求发送给所述企业节点,以使所述企业节点根据所述工业互联网标识查询请求查找并返回目标工业互联网实体的标识符对应的元数据数据属性;
如果不是私密的,则进一步判断所查询的元数据属性是否是公开的;
如果是公开的,则将企业节点查询到的元数据数据属性反馈给所述请求端;
如果不是公开的,则继续判断所述请求端是否具有访问权限,并在有访问权限时,将企业节点查询到的元数据数据属性反馈给所述请求端,否则结束。
可选地,所述判断所述请求端是否具有访问权限,包括:
根据所述请求端身份信息判断所述请求端是否具有访问权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未经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63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接料的米粉机
- 下一篇:交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