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底泥污染物去除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16553.5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2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孙进;李家旺;杜磊;田文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雷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C02F11/14;C02F11/122;C02F9/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苗娟 |
地址: | 23004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泥污 去除 系统 | ||
1.一种底泥污染物去除系统,包括扰泥装置(1),其特征在于:
所述扰泥装置(1)放置在水中;
还包括设置在岸边的絮凝沉淀池(3)、清水池(4)、机械过滤器(5);
所述扰泥装置(1)、絮凝沉淀池(3)、清水池(4)、机械过滤器(5)通过水泵和管道依次连接;
机械过滤器(5)设置出水口,经最终净化的水经出水口流到指定地方;
其中,所述扰泥装置(1)包括立式箱体,立式箱体内设置曝气管道、射流泵和射流管道,所述曝气管道与空气压缩机连接,射流泵与射流管道连接;
还包括控制室(6),所述控制室(6)内设有用于控制各机电、启动设备的控制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泥污染物去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药装置(2),所述加药装置(2)与絮凝沉淀池(3)之间通过泵和水管连通;
加药装置(2)通过水管与絮凝沉淀池(3)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泥污染物去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装置(2)包括计量泵、取水泵、溶解池、搅拌机构及加药管道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泥污染物去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沉淀池(3)包括立式池体,立式池体内设置搅拌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泥污染物去除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水池(4)包括池体和管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泥污染物去除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械过滤器(5)包括罐体、进/出水管道、阀门及提水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泥污染物去除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絮凝沉淀池(3),尺寸为10m×3m×3m,池体两端设进/出水口,在其中间设置隔板,池体底端侧面设置排泥孔,出水平面四周设置三角堰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泥污染物去除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水池(4),尺寸为4m×3m×2.5m,池体两端设进/出水口,包括增氧机、提升泵;
所述清水池出水管道设置提升泵,利用提升泵将水泵入后端机械过滤器(5)进行处理;
所述增氧机是在清水池(4)底部布置气管并与曝气机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泥污染物去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过滤器(5)包括机械过滤罐体、气动阀、进/出水管道、反冲洗泵。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泥污染物去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装置(2)为自动加药控制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雷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雷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655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