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级联支撑抗侧体系及其作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16681.X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9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尹洪冰;隋炳强;罗兴隆;潘斯勇;马明;刘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上海)钢结构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58 | 分类号: | E04B2/58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吴立斐 |
地址: | 201908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级联 支撑 体系 及其 作业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钢结构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装配式级联支撑抗侧体系;其特征是:包括框架系统包含框架柱、框架梁,悬臂段、双夹板和高强螺栓;级联支撑系统由两个或多个级联模块并联组成,级联模块包含立杆、斜杆、连接板、插板、端板、封头板和高强螺栓。本抗侧体系的级联支撑系统可预先在地面拼装成一个整体,墙宽度较大时可以采用两个或三个级联模块并联,然后进行整体吊装,装配效率高,安装速度快且精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结构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装配式级联支撑抗侧体系及其作业方法。
背景技术
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和钢板剪力墙由于运输和安装条件的限制,工厂分块尺寸较小,导致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存在现浇拼接缝,而钢板剪力墙则存在大量的现场焊缝。现浇拼接缝和现场焊缝的施工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大,质量不易保证,并且安装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出一种装配式级联支撑抗侧体系可代替宽度尺寸较大的剪力墙结构。
一种装配式级联制成抗侧体系,包括框架系统包含框架柱、框架梁,悬臂段、双夹板和高强螺栓;级联支撑系统由两个或多个级联模块并联组成,级联模块包含立杆、斜杆、连接板、插板、端板、封头板和高强螺栓;其中,框架柱为矩形钢管柱或H形钢柱,框架柱通长,悬臂段工厂焊接到框架柱上,框架梁与悬臂段通过翼缘现场焊接和腹板双夹板高强螺栓进行刚性连接;立杆为H形钢柱,位于上下两个框架梁之间,立杆上下两端采用端板节点的形式与框架梁采用高强螺栓连接;斜杆可为圆管、矩形管、H型钢、角钢;连接板一边焊接在框架柱或立杆上,另一边用高强螺栓与插板连接;斜杆两端开槽,插板插入槽内并焊接成整体;斜杆与框架柱或立杆之间通过高强螺栓连接;封头板为斜杆两端的构造密封板。
上述装配式级联制成抗侧体系的作业方法,包括
步骤1、工厂制作
框架柱加工:根据现场安装方案进行分段,悬臂段、连接板焊接到框架柱上,悬臂段腹板和连接板开螺栓孔;
框架梁加工:框架梁两端腹板开螺栓孔,翼缘开坡口;框架梁翼缘在立杆端板节点处开螺栓孔;
立杆加工:根据层高分段,连接板焊接到立杆上,端板焊接到立杆两端,连接板和端板上开螺栓孔;
斜杆加工:斜杆两端开槽,插板插入并焊接成整体,封头板焊接在支撑的两端,插板上开螺栓孔;
步骤2、现场安装
(1)吊装框架柱,并临时固定;
(2)吊装框架柱下端的框架梁,框架梁与框架柱采用栓-焊刚性连接;
(3)分别吊装立杆,立杆下端与框架梁采用端板节点,通过高强螺栓连接;
(4)吊装斜杆,分别与框架柱、立杆通过高强螺栓连接;
(5)吊装立杆上端的框架梁,框架梁与框架柱采用栓-焊刚性连接;立杆上端与框架梁采用端板节点,通过高强螺栓连接;
(6)焊接框架柱下端拼接节点,最终固定;
(7)循环上述(1)~(6)步骤进行上部楼层抗侧体系的安装。
本发明所提出的装配式级联支撑抗侧体系由框架系统和级联支撑系统组成;框架柱通长,立杆一层一段,立杆与框架梁采用端板螺栓连接,立杆与框架柱(或立杆)之间通过斜杆采用高强螺栓连接;与现有的技术和其他形式的抗侧体系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级联支撑系统的厚度小于框架系统厚度,完全包裹在墙体中,平整美观;
(2)立杆间距和数量可以根据墙的宽度、楼层层高和斜杆的倾斜角度灵活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上海)钢结构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冶(上海)钢结构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66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清洗数据追溯系统
- 下一篇:通过卷扬机牵吊篮对下悬空钢结构进行安装作业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