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持式金属管材打磨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16799.2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35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宋鹏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鹏威 |
主分类号: | B24B23/06 | 分类号: | B24B23/06;B24B5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持 金属 管材 打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持式金属管材打磨器,包括主机身以及回收盒体,所述主机身内设有开口向右的打磨室,所述打磨室的前后壁内设有开口向右的缺口槽,所述缺口槽的上下两侧分别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所述主机身的底部设有开口向下的嵌入槽,所述嵌入槽内贯穿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吸尘通道,所述嵌入槽用以安装所述回收盒体,第二滑槽的顶部末端与所述第二内腔相连通设置,所述第二滑槽的底部与所述嵌入槽相连通设置,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齿条滑块,所述齿条滑块的顶部与所述限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齿条滑块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连接,所述主机身内还设有驱动控制机构,本装置便于操作,能收集打磨屑,且安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材打磨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手持式金属管材打磨器。
背景技术
在对金属管材进行加工的过程中,需要金属管材进行打磨。尤其是在进行刷漆或焊接前,为了保证刷漆和焊接工序的正常进行,避免油漆无法有效附着和焊接处强度低的问题,必须对金属表面进行除锈。打磨时,主要通过工作人员手持打磨机,对进行表面进行打磨。在打磨过程中,将生成大量的粉尘,粉尘弥漫在空气中,对周围环境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严重危害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而且打磨带更换操作很不安全,给人们带来很多不便,并且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式金属管材打磨器,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手持式金属管材打磨器,包括主机身以及回收盒体,所述主机身内设有开口向右的打磨室,所述打磨室的前后壁内设有开口向右的缺口槽,所述缺口槽的上下两侧分别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所述打磨室的左侧壁内相连通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伸缩滑块,所述伸缩滑块的左侧段伸入所述打磨室内,且所述伸缩滑块的左侧段前侧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三带轮,所述第一带轮、第二带轮和第三带轮之间动力配合连接有打磨带,所述第一滑槽的左侧设有第一内腔,所述第一内腔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内螺纹套,所述内螺纹套内螺纹配合连接有右侧末端伸入所述第一滑槽内且与所述伸缩滑块左侧末端固定连接的调节螺杆,所述内螺纹套的外表面上固设有第一齿轮,所述主机身的底部设有开口向下的嵌入槽,所述嵌入槽内贯穿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吸尘通道,所述嵌入槽用以安装所述回收盒体,所述第一内腔的上侧设有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内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限滑块,所述限滑块与所述第二内腔的顶壁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内腔内贯穿设有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顶部末端与所述第二内腔相连通设置,所述第二滑槽的底部与所述嵌入槽相连通设置,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齿条滑块,所述齿条滑块的顶部与所述限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齿条滑块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连接,所述主机身内还设有驱动控制机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主机身的左侧端固设有把手,所述主机身的顶部固设有扶手,所述所述主机身内固设有蓄电池。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吸尘通道的右侧末端与所述打磨室的底部末端相连通设置,所述吸尘通道的左侧末端与外界相连通,所述嵌入槽左侧的所述吸尘通道内设有吸尘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鹏威,未经宋鹏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67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