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二次隔振技术的隔振轴承座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17323.0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47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朱霖龙;刘雅文;王林艳;樊亚军;陈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C27/00 | 分类号: | F16C2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黄秦芳 |
地址: | 71003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二次 技术 轴承 | ||
本发明专利属于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二次隔振技术的隔振轴承座。其针对回转件提供多个方向的隔振,并且直接安装在振动源处,对振动源进行直接隔振,并不是像现有设备隔振处于基础和设备整体之间。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轴承主体,还包括轴承固定圈、内座固定圈和轴承支撑座,所述的轴承主体、轴承固定圈和内座固定圈从内到外依次套设,所述的轴承固定圈和内座固定圈之间通过一次隔振装置连接;所述的内座固定圈与轴承支撑座之间通过二次隔振装置连接,所述的内座固定圈的内圈设置有一次板簧外圈。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属于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二次隔振技术的隔振轴承座。
背景技术
轴承是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产品中回转件支撑的标准件;轴承座是用于对轴承起固定、支撑、定位作用的部件。
除了部分利用振动作业的机械,振动对于机械是有害的。振动会造成结构松动,零件过早疲劳,同时会产生噪音、小范围地震等危害。
具有回转零部件的机械,在工作时不可避免会产生振动,尤其对于一些工作环境恶劣,阻力大且不稳定的工况,产生的振动尤为严重。一般振动较剧烈的设备都会有相应的隔振措施。通常在机械与基础接触的部分增设隔振设备,或者是主要工作装置与机架等部分设置隔振设备,但是该措施仅能对工作装置整体和机架等外界部件减振,装置内部部件仍会产生较大振动,带来危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二次隔振技术的隔振轴承座,其针对回转件提供多个方向的隔振,并且直接安装在振动源处,对振动源进行直接隔振,并不是像现有设备隔振处于基础和设备整体之间。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利用二次隔振技术的隔振轴承座,包括轴承主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轴承固定圈、内座固定圈和轴承支撑座,所述的轴承主体、轴承固定圈和内座固定圈从内到外依次套设,所述的轴承固定圈和内座固定圈之间通过一次隔振装置连接;所述的内座固定圈与轴承支撑座之间通过二次隔振装置连接,所述的内座固定圈的内圈设置有一次板簧外圈。
进一步,一次隔振装置包括一次板簧和一次阻尼块,所述的一次板簧的结构为环形,环形的内壁均布设置有通过支撑杆连接的弧形片,一次阻尼块粘接于环形与弧形片之间。
进一步,二次隔振装置包括二次弹簧、二次阻尼器,二次弹簧套设于二次阻尼器上。
进一步,内座固定圈上固连有连接耳,连接耳与二次阻尼器的一端铰接,二次阻尼器的另一端与轴承支撑座铰接。
进一步,轴承支撑座为底座型或者圆形。
进一步,底座型轴承支撑座的二次隔振装置至少设置有3个,分别设置于内座固定圈的两侧和底部。
进一步,圆形轴承支撑座的二次隔振装置至少设置有3个,分别均布设置于内座固定圈的圆周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1、本发明轴承座是一个独立完整的具有减振结构的设备,可以直接针对振动源处实施减振;
2、本发明本轴承座位高度集成,可以系列化,作为标准件选用,所选用的设备不需要再额外进行减振设计,或者大大降低整机减振设计难度;
3、本发明一次板簧设计为环形,使其结构简单,易加工,并且环形一圈,可以提供各个方向的减振效果,同时这种造型给阻尼块留下了安装空间;
4、本发明可以根据振动源特性,对于减振的组合方式进行修改;
5、本发明减振具有全方向性,目前大多数减振设备针对垂直方向,本专利的减振在轴承平面内可以万向减振;
6、本发明可做大做小,通用性更强,并且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并且目前并没有类似的减振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业大学,未经西安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73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柔性屏和可折叠电子设备
- 下一篇:服装设计方法和装置